圖:美國連續三個月平均新增非農就業明顯回落
7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7.3萬人,不及市場預期的10.4萬人。更讓市場擔憂與不解的是,5、6月數據的大幅下修,分別由之前的14.4萬人和14.7萬人下修至1.9萬和1.4萬,兩個月總共下修幅度達25.8萬人。此次下修幾乎抹去了5、6月的非農就業的增幅,也使得美國連續三個月平均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大幅回落至3.5萬人。
從歷史上來看,此次非農數據的下修幅度較為少見。雖然因問卷收集延遲在第一次修正時對數據進行大幅下修相對常見,但第一與第二次修正均大幅下修的情況較少,僅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現。
非農數據為何斷崖式下修?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對此的解釋為,受到新問卷的補充修正及季節性因子調整的影響。由於企業調查問卷反饋會出現延遲,BLS在收到新問卷數據後都會對之前的數據進行修正,尤其疫情以來企業問卷反饋延遲現象越發明顯,也使得非農數據的下修變得較為頻繁。
筆者認為,問卷收集延遲或不是此次數據下修的主要原因。5月和6月新增就業的下修幅度分別為12.5萬人和13.3萬人,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但5月與6月初次問卷收集率分別為68.4%和59.5%,並未顯著低於疫情以來的平均水平。此外,5月非農新增就業數據在6月第一次修正時進行了小幅上修,彼時5月二次調查問卷收集率已達到92.3%。因此,季節性因子調整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或是主要原因。
那麼,是數據操縱還是新增就業人數確實在走弱?斷崖式下跌的新增就業數據引起了市場對數據質量的疑慮,真實的美國就業市場情況到底如何?我們利用ADP就業數據(ADP National Employment Report)進行驗證,傾向於認為美國非農私人新增就業人數確實有所走弱。
2022年以前,ADP就業數據編製的目的是跟蹤和預測BLS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但在2022年以後,ADP就業數據測算方法發生重大調整,不再以預測非農就業為目標,而轉向更獨立地測度美國私人部門就業市場狀況。因此,ADP數據可以作為觀測美國就業市場情況提供額外的獨立視角。由於ADP數據僅包含私人非農部門,未囊括政府部門就業情況,因此僅對比私人就業情況。
從歷史趨勢上來看,2022年以來修正後的私人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與ADP新增就業人數保持着較好的擬合程度,此次非農數據即便大幅下修前值,仍然與ADP數據保持較高的一致性,或說明下修後的數據並未明顯低估私人部門勞動力市場的真實情況。相比之下,非農私人新增就業初次公布值在疫情之後便存在着持續的高估。
除了非農新增就業明顯回落之外,美國就業市場還存在其他隱憂。一方面,長期失業的人群佔比上升。7月美國連續失業27周及以上的人群佔比進一步上升至24.9%。長期失業人數的增加或反映出當前就業市場尋找工作的難度較高。另一方面,非農新增就業的行業分布不均。當前新增就業主要來自教育與醫療保健業,其他行業的新增就業在近幾個月以來持續下滑,均處於較低水平。這也反映出當前美國就業增長的基礎並不廣泛,存在一定脆弱性。
9月降息預期上升
非農數據公布後,市場對美國聯儲局9月的降息預期明顯上升。此前在7月議息會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鷹派表態,以及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超預期回升的影響下,市場一度認為9月美聯儲不降息的概率較大。但在非農數據大幅下修之後,市場預期9月降息的概率由43%明顯回升至80.3%。在數據公布後,資產價格的反映也較為劇烈,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2%;美元指數走弱,下跌1.4%至98.69;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幅回落14.6基點至4.22厘,呈現股跌債漲美元弱的格局,倫敦金現價格也大幅上漲2.2%。
當前美聯儲貨幣政策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非農就業數據的走弱似乎傳遞了勞動力市場明顯放緩的信號,但在關稅與移民政策的影響下,潛在的通脹風險也不容忽視。整體來看,與2024年9月美聯儲剛開始降息時相比,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核心PCE)指數六個月年化增速並未有明顯回落。而在關稅的影響下,核心商品PCE價格增速持續回升。
筆者認為,7月非農數據或尚不足以改變鮑威爾的偏鷹立場。一方面,4.2%的失業率尚且維持穩定,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仍維持穩健,美聯儲或仍可以再等待一個月觀察就業市場是否出現持續性惡化。另一方面,季節性因子調整對新增就業的影響程度仍待觀察。接下來,8月召開的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將是觀測鮑威爾政策表態的重要節點。
若鮑威爾繼續維持偏鷹立場,需警惕美聯儲獨立性受損擔憂再次發酵的風險。
(作者為國泰海通首席宏觀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