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此次會議不僅着眼於未來關鍵五年的戰略規劃(「十五五」規劃),更聚焦當下經濟復甦的難點痛點,展現出在複雜變局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與務實路徑。
會議在肯定上半年「穩中有進」、「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的同時,清醒指出「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求「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下半年工作的核心在於「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為「十四五」畫上圓滿句號,並為「十五五」開局奠定堅實基礎。具體來看:
財政更「積極有為」。強調「落實落細」、「充分釋放政策效應」,核心在於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提高資金效率,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基層民生與企業。
貨幣保持「適度寬鬆」。明確「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同時要求「用好結構性工具」,精準支持科技創新、消費提振、小微企業和外貿穩定。特別提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意在發揮關鍵區域的引擎作用。
本次會議還再次強調了「政策一致性」,這是避免政策合成謬誤、形成合力的關鍵保障。會議要求各部門、各層級政策協同共振,保障政策有效、有力落地。
消費是內需的基礎。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既要擴大商品消費,更需着力「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將民生保障改善與擴大消費需求有機結合。投資是內需的關鍵。「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重大戰略項目、重大民生工程),核心是「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破除隱形壁壘,真正「擴大有效投資」,優化供給結構。
在推動內需方面,還將在制度建設方面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破除地方保護、提升經濟效率的關鍵一招。會議要求優化競爭秩序、治理無序競爭、規範招商引資,旨在打造公平透明法治化營商環境。同時,會議還在供給側深入發力,挖掘內需潛力。將「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置於核心位置,通過國內市場空間,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今次會議還特別強調了對於風險的管控,將安全發展放到特別重要的位置。主要從七個方面築牢安全發展的底線:1)在地方債務化解方面,指出「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重中之重,強調「嚴禁新增隱性債務」,並「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地方融資平台出清」,顯示化解存量風險的堅定決心。2)房地產與金融協同,「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是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3)重視資本市場的安全性,要求「增強國內資本市場吸引力和包容性」,旨在穩定金融市場預期,服務實體經濟。4)就業優先的導向,特別提出突出解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問題。5)強化社會安全網,落實惠民政策,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6)夯實「三農」基礎: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與價格穩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防返貧。7)守牢安全發展紅線,強調安全生產、食品安全、能源保供(迎峰度夏)和防汛救災,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三大戰略投資主線
筆者認為,此次政治局會議將「十五五」定位為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攻堅窗口,同時對下半年工作做了進一步部署,投資的政策主線十分清晰。我們認為有三大戰略方向值得關注。
其一是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方向。其中,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聚焦。一是新興支柱產業培育(半導體、AI、生物製造等);二是科技─產業融合(大模型賦能傳統製造業)從投資線索上看,重點值得關注:國產替代2.0(材料/設備)、工業母機、商業航天等。
其二是內需體系重構的戰略方向。其中,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聚焦。一是統一大市場建設(破除地方保護、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二是共同富裕制度配套(落實好惠民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從投資線索上看,重點值得關注:「反內捲」措施推進治理的相關行業龍頭投資機會、新興消費領域等機會。
其三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方向。其中,可以聚焦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相關企業投資機會,關注相關企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上的投資機會,外需增量與內需存量相互補充發展的機會。從投資線索看,可重點關注出口增速快,潛力大的龍頭企業,包括高端製造、資源原材料龍頭企業。
(作者為華福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