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稱,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V彈」已成定局,且在流動性充裕背景下,市場利率或下行,基本面因素料對股市估值提供支撐,「我對下半年股票投資持謹慎樂觀態度」。滬綜指昨日失守3400點整數關口,收市跌1.95%報3383.32點;深成指跌0.61%,報13671.24點;創業板指漲0.75%,報2778.46點。兩市成交達1.62萬億(人民幣,下同),已連續5天成交超過1.5萬億。
盤面上看,醫療與商業百貨板塊昨日領漲,保險、銀行板塊領跌,券商板塊走勢分化。北向資金淨流出19.88億元。中國人保和三家在中國上市的科技公司表示,國家大股東計劃減少持股,這打擊了投資者人氣。光大證券分析師指,短期內市場可能面臨修正風險。另外,此前有報道稱,證監會機構部近日做出窗口指導,單隻基金首募規模不得超過300億元。證監會則澄清未作任何限制。
全周來看,滬綜指漲7.31%;深成指漲9.96%;創業板指漲12.8%,是2010年推出以來的最大周線漲幅。連平指,當前景內股市估值整體較低,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小或反彈較快行業有望在下半年迎來業績的超預期反彈,建議適當調升股票及相關類型資產的配置比例。
連平續稱,下半年市場資金將呈現「整體充裕」格局,但受資金流動速度下降影響,資金在實體經濟各行業中將以中低速流轉,在不同資本市場間的快速流動也可能受到抑制。「新基建、擴內需等政策方針,將為下半年部分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而股票市場較低的平均估值水平,也有望給權益類投資提供機遇」。
薦內房金融石化股
投資策略方面,連平建議,可關注估值水平較低,且有較高安全邊際的房地產、金融等板塊標的。此外,石化行業二季度乃至全年業績或超預期。而前期漲幅明顯的醫藥、科技、消費等板塊在下半年可逢低吸納。
談及基金投資,連平提醒,投資者應適當配置有長期優秀歷史業績的混合型公募和私募基金,對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建議減少配置。
由於全球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短期改善依然存疑,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配置價值逐步顯現。連平直言,大宗商品投資中,黃金是下半年投資確定性較高的資產,建議投資者適當增加配置黃金資產,盡量選擇大型國有銀行的「紙黃金」理財產品、黃金ETF公募基金等流動性佳、標準化投資工具。
另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昨日升142點報6.9943,升穿7關口,並錄今年3月13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則收跌209點報7.0071,結束四連漲並失守7元關口。受訪專家認為,近期美匯走軟、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平穩修復、當前外資對中國資產的增持舉動,及中國央行的匯率預期引導舉措,是本月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並重返「6時代」的主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