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黑盒劇場扶植新進編劇/大公報記者 佛 琳

時間:2018-06-20 03:15:57來源:大公網

  圖:陳初(右)離家多年後再回家照顧父親

  香港話劇團(話劇團)在本地劇壇除了擔當「劇目劇團」(repertory theatre)的角色,近年來亦積極扶植新進編劇,其黑盒劇場便充分發揮相關功能,透過不同的項目,例如「舞台編劇實驗室」及「新戲匠」系列演出,推出不同風格和類型的新劇。雖然我感到該兩個項目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有些混淆,但演出不外是希望讓年輕劇作家的作品得到實踐機會,目標總算能夠達到。

  意念先行的《局》

  「舞台編劇實驗室」推出黃曉筠編寫的《局》,故事就以一間大企業機構的辦公室為處境,勤力勇進的年輕員工與身處夾心階層的經理,二人建構主要戲劇衝突。前者雖然為工作搏殺,但同時亦想保持自我吊兒郎當的個性;後者處身於老闆和下屬的夾縫,必須以冷酷而專橫的手段對待所有職員。劇情並穿插着年輕員工的媽媽亦在辦公室擔任清潔工,媽媽傻呼呼為子擔心的個性,不單對經理的強硬人事管理方式構成衝擊,亦影響兒子在企業的晉升機會。

  編劇的企圖是明顯的。以小處境反映大世界,當中有關制度、架構、權力和利益鬥爭等元素,都可以從環境和年輕員工與經理兩個主要角色展現出來。全劇亦非寫實風格,企業的生產和老闆的操縱,都隱藏在主線情節背後,讓觀眾不斷猜測。演出初期,編劇定下了故事主線之後,媽媽角色出現令到故事結構產生了變化,本來是一個尚佳轉捩點。然而,再往後發展下來,劇情重心轉移至模棱兩可的母子親情關係,劇末突然出場的顧客,雖然將小處境與外在世界作出連繫,但未能發揮進一步闡釋劇情的作用。至於全劇恍如歌隊的三位其他配套職工,一直以局外人身份發揮的旁述效果,並未有效地形成評議功能,只能在氣氛部分做就輕微的點綴效果。

  倫理親情的《初三》

  導演邱廷輝為全劇製造頗多視聽象徵和空間調度,努力提升全劇的觀賞趣味。風格化的布景服裝,以至於演員不惜氣力地在舞台奔馳,都是導演致力以外在形式補足劇本的內涵。話劇團委派多名全職演員參與演出,借助演員的能量和默契,盡量提高演出的可觀性。然而,若是以培訓編劇為目標,劇本的主旨和細節仍然有待進一步琢磨。

  「新戲匠」系列推出黎曜銘編寫的《初三》。該劇是較為典型化的親情倫理劇本,有關三父子的感情關係,亦涉及現代社會老年化的護理問題。

  陳磊患上了腦退化症,記憶跳躍於現在和過去之間。他有兩個兒子,分別名為陳初及陳三,大兒子個性反叛,生活潦倒,早已離家多年;次子性格較為純樸,學業有成,工作穩定,但為了照顧父親,令自己心力交瘁,個人感情生活亦受影響。《初三》透過父親病發時憶述和重現往昔生活種種片段,為三人的家庭歷史創傷作出彌補,讓親情得以修復。

  《初三》很明顯地較能與觀眾溝通。首先,全劇三個主要角色都具有明確的個性和生命歷程,父親的剛烈暴戾、大兒子的浮生若夢、次子的沉鬱內向,全都建基於家庭關係的時間沖積。編劇亦善用不出場的角色:陳磊的太太、兒子的母親,讓觀眾一直追看為何這是一個單親家庭,三個男人之間為何有着濃重的缺失。人物的對話較實在,事件的發展(兄弟如何合力照顧父親)較清晰,令到全劇能夠營造較理想的戲劇效果。

  「新戲匠」不單扶植新進編劇,製作團隊亦以話劇團以外的年輕劇場工作者為主,致令全劇增添活力生氣。《初三》導演陳焯威為三父子鋪排感情關係的場面細緻清晰,但更重要是藉着錄像和空間的變化,提升了全劇在倫理親情之外的社會命題。演出的空間布置是將黑盒劇場慣常的演區反轉,即是觀眾席面向劇場唯一的觀眾入口處。開場時,已入座的觀眾看着一個個觀眾繼續進場,恍如倒看人生一頁頁歷史,對應着故事的情節。舞台演區上方擺設的電視機,除了配合角色形容的情景,更藉着錄像效果,以音響聲量和色彩畫面,推動劇情的節奏和氣氛,深化人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並將演出與當下生活狀態作出關聯。

  製作團隊與劇作家產生化學作用,對新劇和年輕編劇的成長,都有深遠的影響。

  香港話劇團供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