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三薰三栗/蓬 山

時間:2018-06-19 03:16:02來源:大公網

  「三薰三栗」是個什麼鬼?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詞。

  清代錢泳《履園叢話》中記載了這個故事。蘇州有位徐舉人,在考試時用了「九貂九騷」對「三薰三栗」的典故,發榜後名列前茅。同窗問他這個典故出自何書,徐答曰:昨天在集市看到有乞丐搶了三塊薰(熏)肉,被物主捉住後敲了三下栗鑿。至於「九貂九騷」,則是化用自俗語「十個鬍子九個騷,十個鬎鬁九個刁」。滿座聽後大笑。

  錢泳借這些故事針砭了當時的考試作文風氣,考官「胸既空疏而喜用典故」,於是考生便耍小聰明,考官自食其果、受人欺瞞,而此上下虛妄之風愈演愈烈。

  其實這「三薰三栗」倒也並非原創。淵博豪邁如蘇東坡者也玩過「殺三宥三」的小把戲。宋仁宗嘉佑二年,二十歲的蘇軾便考中進士。蘇軾文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為了論述君主寬厚仁政、知人善用,蘇軾提筆寫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考官梅堯臣曰是一位飽學之士,覺得蘇軾文理通暢,但自己對此典故卻毫無印象,於是虛心求教。不料,蘇軾坦言此係杜撰,「帝堯之聖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意思是想必堯會這麼做。

  這些事雖過去了千百年,但「三薰三栗」之風卻依舊盛行。每年高考的作文,就有各種「考八股」。若是寫記敘文,十個考生倒有五個寫自己「父母雙亡」,以便閱卷老師多給些苦情分數;若是議論文,就更華麗了,牛頓說,雪萊說,黑格爾說,拿破侖說,總之各路大咖紛紛站出來表態,整篇文章頓時高端大氣上檔次了不少。閱卷老師一來時間倉促,二來知識有限,誰也不是活字典,無從查考,看到引經據典,評分上自然就有所偏重。

  甚至曾有考生寫道:「李清照說,文學的價值在於畢生奉獻。」李清照若泉下有知,恐怕又要哀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