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相對於有形,就像抽象相對於具象,感覺是虛的,但正是讓一切實現、實在的起點,老子說得很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方面「無,名天地之始」,另一方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形的起始與創造,也讓人想起古埃及的創世神—阿圖姆(Atum)。
說起神話神祇,大家都會想到古希臘奧林波斯,但事實上,古埃及也是滿天神祇。在法老王圖特摩斯三世的墓中,有一幅諸神列表,記錄了超過七百多名神祇,而阿圖姆正是九柱神之首,古埃及的創世神。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著作《亡靈書》如是說:「我是阿圖姆,當我獨處的時候,也就是我與努恩分離的時候。當我開始治理我所創造的萬物時,我是炫展光輝的雷(Atum-Ra)。」在創世之前,阿圖姆與作為宇宙起點的一團液體神祇,名叫努恩(Nun),混合糾纏於混沌。在古墓找到的經書上,便記載阿圖姆說:「我一直與努恩共處,無聲無息,沒有形體也沒有意識,沒有立足之地,也沒有一個支撐點。」
然而,阿圖姆的潛伏就是為了創造,祂的存在是為了從無形的一切,選取物體的成分,令萬物成形。在古埃及文化,「阿圖姆」一詞代表所有的一切,但同時除卻了一切,這詞形容一件物體完成的狀態,但同時代表一切不能回復到從前的處境。
那麼,在神話的描述中,阿圖姆創世的故事是如何展開的呢?眾說紛紜,但主要有兩個說法。有說是阿圖姆以手淫噴出精液,帶來了生命與萬物。另一說是阿圖姆從口中咳出了一口痰,而這口痰孕育出第一對天神,即空氣之神舒,以及濕氣之神泰芙努特。
這兩個阿圖姆創世的版本,我都好喜歡,彷彿同時說明了創造力,包括創作的原則。創作,有時就是一種慾望的轉換與呈現,但有時,也像阿圖姆口中的那一口痰,與衛生、健康無關,不過就是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