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畫廊開幕 展李錫奇畫作

時間:2018-05-31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台灣版畫藝術家李錫奇\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在中環荷李活道逛上一圈,就會發現此處可謂畫廊雲集,最近又有一家新畫廊落戶,它就是本地畫家林天行之子林沙洲擔任總監的「明畫廊」。畫廊已於本月二十三日開張,開幕展為台灣藝術家李錫奇個展「色焰的盛宴.李錫奇」,展期至六月十四日。

  為藝術家設交流平台

  「明畫廊」定位於推廣中國當代藝術及新水墨藝術,亦設新晉藝術家板塊以發掘更多具潛力的藝術家。除展覽外,畫廊亦致力成為一個交流平台。畫廊佔地兩層,地面空間主要用作展覽用途;地下設計為多功能空間,將不定期舉辦藝術家與業內人士聚會、講座、學術研討、創作示範等,為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與藝術機構建立交流平台。

  畫廊創始人林沙洲於二○○六年開始從事畫廊工作,熱愛收藏和藝術,彼時就已經計劃在荷李活道開設一間屬於自己的畫廊,他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我觀察,香港不論是藝術家,抑或是畫廊,很多都是各自為政。然而藝術史上最鼎盛時期的藝術家,都很注重彼此之間的交流,繼而迸發出好思想,所以我希望為本地以及海外藝術家建造一個交流平台。」

  談及何以開幕選展李錫奇作品時,林沙洲道:「李錫奇是台灣藝壇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其版畫作品風格多變:九十年代初以漆畫技法創作『遠古的記憶』系列,即是用現代構圖詮釋遠古圖騰;而他之後的作品系列如『大書法』、『浮生十帖』、『本位.新發』和『風起.水湧』又以粗獷的表達手法展現中國藝術之魅力,令人想起馬蒂斯、孟克的作品,具藝術衝擊力。」

  風格多變媒介多元

  李錫奇一九三八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北山村,一九五八年創立「現代版畫會」,一九六三年成為「東方畫會」會員,以風格多變和媒介多元見長,有「畫壇雙調鳥」之稱。是次展出李錫奇於一九八九年至二○一七年創作的作品共計三十九件,媒介涵蓋水墨、漆畫、版畫,三個範疇之代表系列分別為「墨語系列」、「本位.新發」和「風起.水湧」等,以及絲網版畫「後本位」等。

  在李錫奇看來,創作應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我強調民族文化精神本位的重要性,因為中國幾千年發展的歷史,從不同文化角度來審視,都有十分強烈的民族風格。」李錫奇說。故在這次展出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繼承和發揚,譬如在年逾六十之際,吸納中國牌九、民間流行的「七巧板」遊戲蘊含中國文化之精神而創作「本位.新發」,這次展出的《本位.新發0718》即是藝術家以複合媒材重構對「七巧板」代表的中國《易經》哲理之再思考。

  李錫奇夫人古月(胡玉衡)告訴記者:「李錫奇曾在日本東京機場看到七巧板,遂萌發創作靈感,因為在他眼中,七巧板蘊含古人智慧,應給予傳承。縱使他的創作風格時有改變,但象徵中國人思維及東方精神的『本位』思想則貫穿始終。」

  「色焰的盛宴.李錫奇」展由即日起在中環荷李活道31-33號明畫廊展至六月十四日,詳細查詢可瀏覽網址:https://www.ifineart.net。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