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痔瘡療法全面睇

時間:2018-05-28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外科專科醫生黃博熙指因痔瘡求診的病人近年趨增\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痔瘡是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坊間更有「十人九痔」之說,病發時候的腫痛及出血現象,令人難受。外科專科醫生黃博熙表示,近年因痔瘡而求診的病人人數有上升趨勢,其中第二及第三期的混合痔病人人數最多;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顯示,於二○一六年全港因痔瘡病患而需入院的多達二萬六千人。今期就由黃醫生為讀者介紹關於痔瘡的成因、病徵以及治療方法。\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痔瘡由初期發展到嚴重狀態,往往需時數月或數年,大部分患者的病徵時好時壞。外科專科醫生黃博熙表示,痔瘡的嚴重程度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劇,男性患者數目尤多;女性方面,懷孕孕期最後三個月由於胎兒壓着盆骨血管,容易令她們痔瘡病發。

  飲食+運動可預防

  何謂痔瘡?

  痔瘡本是肛門的細小血管和結締組織,正常情況下為一個肛墊,是肛門軟組織。痔瘡患者病發時會有充血腫脹鬆垂現象,引致不適、痛楚或流血。

  如何分類?

  痔瘡可分為內痔和外痔,徵狀取決於其類型,通常痔瘡變大或發炎時才會引發徵狀。內痔通常會出現大便帶血、肛門痕癢等;而外痔則會產生肛門出血、肛門感到疼痛以及出現腫脹的徵狀。

  醫學界將痔瘡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的痔瘡徵狀及嚴重性:

  Ⅰ.痔瘡在肛門內,不會凸出;

  Ⅱ.痔瘡跌出肛門口,但會自動縮回肛門內;

  Ⅲ.痔瘡跌出肛門口,不能自動縮回,需要動手推回肛門內;

  Ⅳ.痔瘡長期處於肛門外,無法用手推回肛門內,患者或有痕癢、疼痛。

  黃醫生表示,痔瘡成因多樣,與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有莫大關係,改變不良習慣有助於預防產生痔瘡,亦可減緩痔瘡病況的發展。飲食方面應採用多菜少肉的飲食原則,以及增加進食纖維,這都可減免便秘發生。通過改善排便狀況,對於痔瘡的預防和緩解相當有效。

  同時,適當的運動亦是有效的方式,痔瘡的形成與下肢靜脈血管曲張的成因相近。黃醫生建議患者增加雙腿的運動,如踏單車、跑步、遠足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徵狀。此外,控制大便時間亦非常重要,不少人會在排便時看書或使用手機,從而在不知不覺間增加了排便時間,令肛門位置處於長期充血狀態,容易導致痔瘡更加嚴重。

  水解技術「溶」痔

  針對痔瘡的治療有藥物或手術治療方式,視乎患者的徵狀而定。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或局部藥物如栓劑或軟膏等,有助紓緩痔瘡引起的病徵及不適,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病人就需要考慮進行醫療程序。

  手術治療包括傳統痔瘡切除手術、橡皮圈結紮術、痔瘡槍切除術,以及痔瘡水解技術。

  傳統痔瘡切除術:歷史悠久,採用這方法治療痔瘡的病人最多,對於大部分痔瘡患者都適用。病人需要住院、接受麻醉,術後恢復期較長。

  痔瘡槍切除術:用即棄式手術器械輔助進行痔瘡治療,只須將痔瘡推進肛門內約三至五厘米,將鬆脫出的內痔黏膜切除,傷口不會外露且復原比傳統手術快,是過去幾年採用的手術方法之一。

  橡皮圈結紮術:以橡皮圈將痔瘡底部紮緊,令其缺血脫落,此法快捷且價格便宜,但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劇痛、出血及治療失敗現象。

  痔瘡水解技術:二○一五年從美國引入的治療技術,利用微電流溶解痔瘡血管細胞裏的水分,從而阻斷血管的供應,令痔瘡自然凋謝並由身體吸收,患者不用住院開刀,毋須麻醉亦不會影響上班上學,治療完成後可恢復日常活動。

  黃醫生提醒,其實患有痔瘡很常見,不必諱疾忌醫,建議患者積極面對並及早接受治療,避免令病情越來越嚴重。當痔瘡發展至第二、三或四期時,患者的生活或者已經大受影響,若飲食控制不能成功紓緩徵狀,須早作治療。

  除痔瘡以外,其他疾病亦會導致大便帶血的徵狀。如果發現大便帶血或懷疑患上痔瘡的話,大家應徵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