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出門的鐘擺效應\葉歌

時間:2018-05-23 03:16:03來源:大公網

  四月底出門去哈佛大學開會,奔忙三日,周六夜裏十點多終於回到家裏。這次出行比二月底出差順利得多。天氣明顯改善,航班不曾延誤。目的地更是鳥語花香,春深似海。不過,旅途一路勞碌、緊張,單程就要花八、九個小時。整日坐在費正清研究中心大樓裏連窗戶都沒有的會議室內開會,更辜負了門外的爛漫春色。旁人對開會也許莫名其妙,父母也不理解我每次折騰個什麼勁兒。我想,參加學術會議除了能和業內人士互通有無,與聰明人討論、說話是一大享受以外,出門也能大幅度提高我對平常人生的欣賞。

  整日呆在家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容易心生厭倦。出門換換環境,找點變化,回來之後更能享受每天意料之中的常規、習慣。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因為熟悉的環境帶來安全感,讓我們心情放鬆,感覺自由自在。但人生顯然不能以「舒服」為唯一目標。有哲人認為幸福或快樂都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因為一切讓我們倍感舒適的事物都可能成為前進的阻力,讓人不思進取,缺乏改變現狀的動力。「溫柔鄉」最能消磨英雄氣,斯言誠然。

  既想享福又要進步怎麼辦?偶爾出趟門,無論有沒有帶來切實、長久的成果,不管是否提供改變人生的契機,至少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這種變化的「幻象」又為生活添香增色,讓庸常人生變得可以容忍甚至分外親切。出門與在家組成的鐘擺,也許能為叔本華所說人生總在「求而不得」與「得而生厭」兩種痛苦中搖擺的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當然,以上是我這沒出息懶人的苟且之策,不適合那些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斗其樂無窮,時刻嚮往劇烈變化的壯志凌雲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