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拆牆鬆綁/精簡土地行政程序 壓縮發展時間

時間:2025-07-10 05:01:42來源:大公报

  圖:麥萃才表示,「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是啟德的延伸發展。

  根據市建局的「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項目)的發展時間表,去年4月向區內業主收購物業業權,當中新政府聯用大樓和搬遷街市工作最快在2030年才完成,完成清場工作後,向政府審批地契,取得土地持有人的法定身份,再將項目招標,預計市建局在未來6至7年,須就發展KC-017項目,持續投放超過100億元的資源。

  市建局耗資百億重建衙前圍道/賈炳達道,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是啟德的延伸發展,整體布局是九龍城未來的重點發展,所以KC-017項目需要大規模收購市區用地才能以片區發展,但發展成本會高,不過,麥萃才強調以政府角度而言,錢未必是首要考量,滿足市民需求更為重要。

  提高重建效率 吸引財團融資

  麥萃才表示,若發展商提早入場融資,可減輕市建局的資金壓力,但首要濃縮項目發展時間,才能減低利息成本,他指項目每提早一年完成,能降低利息成本6至7%。但近年發展商投地意欲低,去年11月市建局的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招標出現流標,麥萃才認為項目發展時間太長:「以前項目發展沒有這麼多限制規範,但現在因規範多,審批程序多,導致流程慢,若能將項目發展流程壓縮兩三年,投資財團已省回幾年成本」。他指內地由政府批地拍賣、起樓、賣樓花到入伙,只需2至3年。

  麥萃才續指,市建局的片區重建項目是可以提早將項目推出招標,但當發展商投了地,按照已批出的規劃大綱圖發展,過程中要經很多政府部門包括路政、環保、消防等等審批,甚至有些發展更改要經區議會同意等,繁複的行政審批加長項目發展時間:「時間就是金錢,發展商即使早入場,但項目發展周期沒有變,沒有早收錢,加上現時樓價有下調可能,發展商計算過有蝕錢風險。」他建議各政府部門加強協作,壓縮發展時間,才能提高重建項目效率,吸引財團融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