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匈牙利人同馬的情緣\高秋福

時間:2018-05-23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圖:布達佩斯老皇宮前巡遊的傳統馬隊\作者供圖

  我曾兩度走訪匈牙利,最感興趣於這個歐洲國家的亞洲源流,特別是體現這個源流的馬文化。歐洲不少國家都喜歡馬,但好似沒有哪個國家像匈牙利那樣,對馬不只是喜愛,簡直是迷戀和崇敬。匈牙利人認為,是馬把他們這個民族從遙遠的亞洲馱運到歐洲,並使他們得以重生。在他們眼中,馬已絕非單純供人役使的牲畜,而是有靈性的朋友,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推手。

  匈牙利現有人口約一千萬,分屬十三個民族,主體是馬紮爾人,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馬紮爾人屬烏拉爾語系的芬蘭─烏戈爾語族。他們的先祖長期生活在現今俄羅斯烏拉爾山以東的鄂畢河及額爾齊斯河流域,以漁獵為生。從美洲踏着白令海峽上的堅冰來到荒蠻的亞洲東北部的馬匹,體型高大、載重力強,經過長期馴化,是他們艱難生活的好幫手。公元前後,馬紮爾人騎着這些馬,身挎弓箭,越過烏拉爾山向西遷徙,來到卡瑪河與伏爾加河交匯地區,過起逐水草而生的遊牧生活。後來,他們又向西南方向遊動,於公元七世紀初到達頓河下游平原,逐漸形成一些部落聯盟,其中勢力最大者由馬紮爾、尼克、庫亞瑪特、塔揚等七個部落組成,後人統稱他們為馬紮爾人。

  九世紀末,馬紮爾人不斷遭到阿拉伯人、烏茲人和佩切涅格人的襲擾,就繼續騎馬向西遷移。在部落聯盟頭領阿爾帕德帶領下,大約四萬部落民和兩萬匹馬,浩浩蕩蕩越過喀爾巴阡山,於八九五年春天抵達歐洲中部的喀爾巴阡盆地。當時,盆地裏零零落落居住着一些斯拉夫人、阿瓦人和法蘭克人。馬紮爾人於是在他們中間安營紮寨,安頓下來。亞洲中北部和歐洲東部是人類歷史上騎馬遊牧民族最集中的地區,據稱有上百個。他們大多是在本地區相互爭鬥廝殺,唯有馬紮爾人衝出本地區,成功地來到歐洲中部落地生根。在前後延續近千年的民族大遷徙過程中,馬紮爾人穿越亞歐兩大洲,奔走幾萬里,步步有馬相伴。人稱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而他們則說「是馬使我們獲得重生」。因此,他們祖祖輩輩都悉心飼養馬,愛護馬,把馬視為「民族重生的救星」。

  歐洲人一般把這個「從亞洲遠道而來殖民的遊牧民族」稱為匈牙利人。當時的歐洲相當混亂,不同民族之間紛爭頻仍。匈牙利人利用他們祖傳的「馬上優勢」,先是抵禦一些異族的侵擾,穩住腳跟,隨後就變被動為主動,四處征討。九五五年,在取得一連串勝利之後,他們才遭遇強敵,被日耳曼諸侯和貴族聯手組建的部隊擊敗。這時,他們好似突然醒悟:既然落腳歐洲,就應盡力融入歐洲。九七二年,阿爾帕德的曾孫蓋佐大公統一馬紮爾各部落,說服他們放棄異教信仰,皈依歐洲盛行的天主教。

  九九七年,蓋佐之子伊斯特萬繼承大公之位,三年後稱王,宣布建立中央集權的匈牙利王國。從此,馬紮爾人正式在歐洲建邦立國,日益強大起來。十三世紀中葉以後,匈牙利先是遭到蒙古軍隊的入侵,後又被奧斯曼帝國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侵佔。在反對外來侵略的鬥爭中,匈牙利於十五世紀中葉正式組建一支精幹的輕騎兵部隊「胡薩爾」。這支部隊徵用體態輕盈、善於奔跑的馬匹,選拔精於騎術和箭法的青年人參加。他們不但為保衛匈牙利而戰,還不時受周邊國家僱傭去對付異族侵凌。他們最大的特點是騎在高速馳騁的馬背上,手執弓箭,能夠靈巧地回身射殺追蹤而來的敵人。他們在歐洲歷史上因此而有「活動斷頭台」之稱。後來,很多歐洲國家都競相仿效,建立起自己規模不等的「胡薩爾」。

  隨着國家逐步走向安定,定居下來的馬紮爾人告別長期的遊牧狀態,轉事農牧業生產。這時,大部分馬匹也轉向畜牧和農耕。馬的社會角色的這一重大轉換,促使匈牙利經濟迅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強。到十八世紀,匈牙利已成為中東歐經濟較發達的國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和農業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馬在匈牙利的作用又開始向遊樂活動方面轉移。現今,馬的飼養和使用主要集中在農牧業地區,特別是東部和西南部。在那裏,走進任何一個居民之家,都可看到廄棚中餵養着多匹良馬,院落裏停放着幾輛馬車,牆壁上掛着各式各樣的馬具。平時,不少地區仍可看到馬耕田或拉車的現象。但每值周末或節假日,人們往往都自發組織騎馬比賽,騎着馬或趕着車去外地旅遊。

  從鄉村到城鎮,甚至像首都布達佩斯那樣的大城市,無處不有與馬有關的活動或設施。其中,最常的是馬具商店,那裏不但出售馬鞍、轡頭、馬鞭、馬掌,還出售馬鬃、馬皮、馭手衣飾。這些,有的是實用品,有的則是漂亮的觀賞品。此外,常見的還有馴馬協會,專為訓練生馬提供服務;騎手俱樂部,專事培養新的馭手;馬匹旅遊公司,專為遊客提供馬匹或馬車服務;馬術協會,專事組織各種賽馬活動。

  匈牙利的賽馬活動據說盛行於十九世紀,至今不衰。從兒童到老人,從普通百姓到政府高官,人們都爭相參與。據匈牙利問題專家侯鳳菁介紹,賽馬一般在氣候宜人的春秋兩季舉行。每值賽馬日,人們都像過節一樣穿上民族服裝爭先恐後地前往觀賞。年輕的騎手大多像幾百年前的「胡薩爾」輕騎兵那樣,上穿夾克式繡花緊身衣,袖口上綴着熠熠閃光的黃銅鈕扣,下穿色彩斑斕的長褲,腳踏烏黑油亮的長統皮靴,頭戴窄沿高頂黑絨帽,肩披寬大的毛皮披風。一聲號令之下,他們飛身跨上高頭大馬,甩響皮鞭,雙腿猛夾馬肚,胯下的坐騎就飛奔向前。急促的馬蹄聲起,揚起一陣滾滾煙塵。這時,奔馬的呼嘯聲和觀眾的喊叫聲連成一片,震耳欲聾。一跑到盡到,馬匹往往將前蹄高高翹起,馭手趁勢從馬背上跳下。領先的馭手被一擁而上的觀眾抬起,奮力拋向空中,「英雄馭手」就此誕生。

  匈牙利最盛大的賽馬大會每年九月在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上舉行。作為國家政治中心的廣場,這時鋪滿沙子,變成一個大賽場。來自全國的騎手,還有不少外國的騎手,競相前來參加。匈牙利的馬術成績在歐洲名列前茅,馳名的馭手輩出不窮。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