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中國建築 東方風範

時間:2019-04-21 03:17:09來源:大公報

  圖:大英博物館藏《明代宮城圖》,可見三大殿兩山「疊落廊」或「斜廊」

  近代西方總結中華民族對人類古文明發展的貢獻,有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之說。近年國內外學術界對古代中國人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貢獻,有了新的認識。英國著名世界科技史學家李約瑟、美國學者坦普爾分別提出二十六項、一百項;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歸納為科學發現與創造、技術發明、工程成就三大類八十八項。筆者從現存實物觀賞性的角度,擷取傳統建築、稻作、絲織、青銅共四項,作為傳統四大發明之外「古代中國發明」系列。

  在世界古代建築史上,西方建築和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建築,是較突出的兩大類型。西方古代建築主要經歷了古希臘建築、古羅馬建築、拜占庭建築、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建築、洛可哥建築等不同風格和發展階段。東亞建築在中國影響下形成,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古琉球和以越南為代表的中南半島地區,建築技術表現出極大傳承性,建築風格表現出相對穩定性。

  斗拱制度 古建靈魂

  斗拱是最具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建築構件,是中國傳統建築科技、藝術成就的標誌。它是古建築的基本構件之一,利用懸挑樑的槓桿原理,以方形坐斗為墊,承托橫木,上再置方斗,逐層疊挑,將遠處的重量傳送至承重點上,其原理與現在汽車輪軸上的鋼板彈簧弓相同;同時它還增強了木架構的彈性,提高了建築物的抗震能力,使中國傳統建築成為世界上最具抗震性能的建築。

  中國建築最晚從距今兩千年的漢代起,就開始以建材本身的力學原理為依據,作為模數制度的基本單位。此時斗拱發展成熟,以斗拱拱臂(後來以斗口)斷面(稱作「材」)的尺寸,作為「材分制」的基礎。從現存唐代建築各構件明顯尺寸比例關係可見,這時已經實行規範的「材分制」。北宋官方公布的《營造法式》,則將用材、用工等等各項數據系統化、制度化。「材」本身高與寬的比例設定為三比二,即高十五分(古文分即份)、寬十分。這就是「材分制」。這個黃金比例在承重上最科學,是根據木材強度性能,在歷代建築實踐經驗基礎上,歸納總結出的科學數據。材有八等,例如一等材,尺寸為九寸高、六寸寬。以拱臂為基礎數據,規範出整座建築構件的尺寸、建築的體量。比如明清宮殿建築,最周邊的「簷柱」,其高度就是簷下斗拱「斗口」的六十倍。

  因為中國古代不是每設計一座房子,都來一遍數據推算,有些外國人就誤以為中國傳統建築不講究力學,實際上是不懂中國建築的奧妙。官式建築的樑柱等木構件尺寸,從唐宋到明清,呈現逐漸遞減的趨勢,就是在保證建築堅固的同時,盡量節省材料。比如北京紫禁城,永樂初建的西北角樓使用三等材,兩百多年後康熙重建的太和殿才七等半材,至今分別是六百年和三百多年,均安然無恙。

  西方古代建築也有「模數制」,但主要是想在人體、幾何形體和數字之間找到某種聯繫。比如將多立克柱式的柱高,假定為與男性身體比例相應的六倍柱徑;將愛奧尼柱式的柱高,設定為與女性身體比例相近的八倍柱徑。科學的模數制至上世紀初才最終確立。

  「日新其德」 優良傳統

  中國建築,從漢朝起已經輻射日本,至隋唐達高峰。唐朝建築對日本古代建築體系的形成影響巨大,尤其反映在都城規劃、宮殿、寺廟建築上。唐朝高僧鑒真大師等東渡日本,當時日本國都奈良的唐招提寺,是鑒真大師按照唐代建築法式建造的;東大寺、法隆寺、二條城,也是在中國建築影響下建成的。現存日本古建築中,斗拱基本屬唐宋風格,他們稱斗拱為「組物」,拱稱「肘木」,等等。

  奈良東大寺主座宮殿大佛寺始建於中國唐朝,模擬唐朝東都洛陽官式建築,後來毀於戰火,一一九五年重修,邀請南宋福建的建築師主持設計建造,所以現存大佛殿、山門等建築,帶有濃郁的中國兩宋東南沿海建築風格。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群島雖均為中國傳統建築影響範圍,但日本以學習唐、宋為主,之後就不多。

  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實行侵略擴張的所謂「大陸政策」,日本的學術界為這種政策製造歷史支撐,胡謅出一個「崖山之後無中華」,說南宋皇室一二七九年在廣東新會崖山被元軍追殺之後,正統中華文化被消滅了,唐宋文化保存在日本。其實此後不久日本進入「南北朝」(一三三六至一三九二年)分裂,和大小數十個軍閥混戰的「戰國」(一四六七至一六一五年)時代,真正的唐宋文化幾乎蕩然無存。

  事實恰恰相反,「崖山之後」的元代建築,不但完完整整繼承了漢唐宋傳統,而且發揚光大了中華建築。劉秉忠、郭守敬規劃設計建成的元大都城,不但綜合漢唐長安、洛陽和宋汴京、金中都都城宮殿之長,而且復古《周禮.考工記》的古制,成為歷史上符合「周制」的一座城市。而建築科學技術在繼承宋代《營造法式》基礎上繼續發展,建築藝術更在唐宋基礎上發生飛躍。其中元大內城上四隅的「跺樓」即明清紫禁城「角樓」,被概括為「九樑、十八柱、七十二脊」,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大成,令所有建築相形見絀。

  中華文化的重要精髓,是《周易》提倡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禮記》提倡的「日新其德」,《詩經.大雅》「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保持優秀成果固然重要,但輝煌之後若是墨守成規,只會走向式微。我們中華民族就是這樣不斷追求進步,力爭走在人類文明發展前列,一旦落伍便急起直追。

  科學「大屋頂」 優美旋輪線

  高聳的大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又一特徵,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部分。這種大屋頂的屋面曲線柔和,人字形的斜坡中間稍向下凹,為反拋物線形,數學上叫「旋輪線」,用於建築屋面設計,既便於排水又很美觀。遠在二千七百年前《管子》及兩千年前《周禮.考工記》稱其:「上尊而宇卑,則吐水疾而霤遠。」這就如同現在水庫泄洪閘口「水簸箕」,在曲線的斜坡上,水流速度比在直線斜坡上要快。從宋代《營造法式》起,將屋面曲線定名為「舉折」,從簷柱向裏,屋面逐步舉高,並有嚴密的計算方式,而不是直線斜坡。

  山西太原晉祠大殿聖母殿,是留存至今宋代建築代表作。她創建於宋初,坐西向東,殿高十九米,重簷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前廊進深兩間,殿四周設圍廊。大殿採用《營造法式》中「柱升起」、「柱側角」等藝術手法,前簷八根廊柱,由中間向兩邊逐漸升高(每柱升高兩厘米),增加屋簷曲線弧度,翼角高翹,使建築富於韻律感;大殿前後左右的二十六根廊柱,採用三角形穩定原理,全部略微向內傾斜形成側角,使建築物更加穩固、堅實和抗震。大殿屋頂紓緩伸展,屋面曲線微微向下彎曲,輪廓柔和,造型秀美,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殿前是著名的「魚沼飛梁」。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晉水源頭在此匯成泉池「魚沼」,池上是北魏石橋「飛梁」。沼內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枕樑,承托着十字形橋面。東西方向的主橋為平橋,橋面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面一點三米,連接前後的獻殿、聖母殿。南北方向為輔橋,橫亙於殿前,橋面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五米,斜搭在主橋上,左右下斜連到沼岸。由於橋面東西寬廣,南北下斜如翼,與地面相平,飛樑造型猶如振翅擊水的翼展,使人不由聯想到《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飛樑兩端下垂的橋面,與大殿兩端上翹的簷角相映成趣,使得靜態的建築充滿動感之美。中國建築的魅力,除了自身成就,還在於其蘊藏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

  朝鮮古宮闕 明代舊制度

  朝鮮半島不但深受隋唐建築影響,而且宋元明清一直聯繫密切。半島最後的李氏朝鮮王朝正好跨越明清兩朝,奉明清正朔(即用明清年號紀年),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興建的王宮景福宮,按照中原王朝親王的王宮規格,參照南京明皇的布局設計,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景福宮宮殿區位於漢城(今首爾)北半部中心偏西,後靠山為北嶽山。王宮佔地五十公頃,呈正方形,南北東西闢光化、神武、建春、迎秋四門。主要宮殿有勤政殿、交泰殿、慈慶殿、慶會樓、香遠亭、興禮門等。其建築風格以明代為主,但保留了唐宋建築的某些特點,比如深遠的出簷(房頂伸出牆壁的部分)、平緩的屋頂、粗大的木構件。

  明代紫禁城三大殿庭院四周,三台之上的太和殿、保和殿東西兩山之下,是隨山迴廊,沿着三台層層下降,作為「疊落廊」或「斜廊」,然後與東西廊、太和門兩側的南廊連結一體,雄渾壯麗而又玲瓏剔透。這是沿襲漢、唐、宋宮殿舊制,直到清初太和殿都如此。但明朝三大殿三次火災,都是一處着火,便火燒連營。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重建太和殿,就取消了太和殿、保和殿兩山外的「疊落廊」或「斜廊」,代之以磚砌防火牆。而明宮舊形制,在景福宮得以保存。

  明清時期琉球群島屬於中山、琉球王朝,都城「首里城」,宮殿模仿明清宮殿建造,西向面朝中原,大殿懸康熙皇帝御筆匾額「中山世土」,一直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近代十九世紀末被日本佔領。

  越南匠師 供職明宮

  越南情況則又有不同。明永樂皇帝建造北京宮殿,直接徵用了一批越南匠師,他的孫子明英宗續建北京宮殿,還讓供職明宮的越南宮監阮安主持工程。阮安自明永樂初進宮,受成祖寵愛,教令讀書,學習經史,成年後成為有文化的宮監。他通數學、懂營繕,正統二年(一四三七年)接替總建築師蔡信,負責修建北京城九門城樓、護城河、北京城牆,整修京杭大運河江蘇段的通濟河,最後參與重建永樂時燒毀的三大殿。

  越南阮氏王朝順化王城,始建於嘉慶時期的一八○二年,建築式樣基本仿照北京紫禁城,是越南現存最大古代宮殿建築群。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