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伏牛山/棗熟於秋\喬 苓

時間:2025-09-03 05:02:27來源:大公报

  在水果裏,棗似乎不太受人待見: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常說也就「仨瓜倆棗」;暗指小偷小摸行為,用的是「拔葵啖棗」;比喻學習時籠統地接受,則說「囫圇吞棗」。

  以前,姥姥家沒有院牆,四周以幾棵棗樹為界,家裏餵的幾頭牛拴在棗樹下面。每年一到秋天,棗子們一下子「集體」成熟,經常落得牛糞上到處都是,撿起來洗一洗,可以生着吃、蒸熟吃,也可以曬乾留着冬天吃。這些棗雖然出自糞土,但吃起來一點不影響甘甜本味。

  老家有一個人外號「猴子」,比我父親小幾歲,他外表精瘦,尖嘴猴腮,據說從小上蹦下跳,像猴子一樣不安生。十幾歲時,「猴子」有一次趁一戶人家外出,便與幾個人一起翻過牆去偷棗,沒想到落地的時候,恰好被一個石子硌了右腳,因為是去偷棗,猴子硌了腳也不敢跟家裏大人說,耽誤了幾個月,家裏人這才注意到他走路時一隻腳總是「提」着走,再去醫院診治,已經耽誤最佳正骨矯正的時間。因為貪吃幾個棗,一個活蹦亂跳的「潑猴」從此變成了走路一高一低的「跛猴」。

  在發音上,棗諧音「早」,有人結婚時常和花生、桂圓、蓮子一起擺放,寓意「早生貴子」。以前還聽過一個故事,一位皇上想殺一個大臣,被皇后無意中聽見,她想救下那位大臣,便命人送去一盒禮物,裏面只裝有一枚棗與一顆桃,暗示大臣「早逃」。小學時聽老師講這個故事,便想它一定發生在夏秋之交,因為以前沒有冰箱、冷庫這樣的冷存設施,只有在夏秋接替的時間段,才會既有桃子也有棗子,若稍早或稍晚一些,棗、桃就湊不齊了。

  前幾天看表兄發「朋友圈」,家裏的棗又熟了,又大又紅,一顆顆連在一起像稻穀一樣壓低了枝頭。棗樹熟了,這也是一個時間的信號,讓人意識到才感盛夏,忽而已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