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孩子劇團親切的「鄧媽媽」

時間:2025-09-01 05:01:29來源:大公报

  左圖:孩子劇團第一任團長吳新稼(左)和第二任團長許翰如(右)向鄧穎超匯報情況。右圖:鄧穎超為孩子劇團史料編輯委員會寫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

  孩子劇團初到武漢時,人地生疏,經費缺乏,吃飯治病都成了問題。得知情況後,鄧穎超代表周恩來和八路軍辦事處去看望孩子劇團,這讓孩子們欣喜萬分,他們圍上來親熱地喊:「鄧媽媽好!」鄧穎超則坐在孩子中間,詳細詢問他們從上海到武漢的經過,讚揚他們人小志氣大。此後,鄧穎超多次去看望孩子劇團,給他們留下很多教誨。

  吳驊介紹,國民黨武漢市黨部有一天突然通知要收編孩子劇團,說是宿舍已準備好,第二天早上就派卡車來接。接到通知,他的父親吳新稼急忙來到八路軍辦事處,先後向鄧穎超和周恩來作匯報。經周恩來、鄧穎超等領導指示,孩子劇團緊急前去黃石的石灰窰演出躲避。後在周恩來、郭沫若的努力下,劇團被郭沫若所在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正式收編,孩子劇團搬進了武昌曇華林的三廳駐地,抵制收編的「鬥爭」取得了勝利。

  「我是1952年出生的,記得小時候家裏經常來人,聽叔叔阿姨們講孩子劇團的故事,提到鄧穎超的關懷時,他們經常叫『鄧媽媽』,那種很親的感情讓我印象深刻。」吳驊告訴《大公報》,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天「鄧媽媽」通過秘書打電話給吳新稼,說好久沒見你們了,孩子劇團的孩子們都成家了嗎?他們都在哪工作啊?……「父親接到『鄧媽媽』的電話特別激動。1980年4月和1984年8月,『鄧媽媽』在中南海兩次接見了孩子劇團成員。當時我姑姑在香港,『鄧媽媽』說好,凡是能來的都來,帶上老伴孩子。」吳驊透露,第二次會見時,一百五六十人與他們的「鄧媽媽」坐在一起聊天,當年孩子劇團在武漢每件事的細節,「鄧媽媽」都還記得,而且還叫出了很多團員的名字,現場十分親切。

  吳驊還介紹,團員們後來在回憶戰火中的經歷時,想要組織編輯孩子劇團史料,並請鄧穎超題詞。與孩子劇團有將近半個世紀情緣的「鄧媽媽」欣然答應,為孩子劇團史料編輯委員會寫下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作為書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