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34年10月25日《大公報》上刊發的孫犁《故都舊書攤巡禮(上)》。
世人咸知,孫犁是著名作家。由他開創的「荷花淀派」,雖然他本人並不認可,但在當代文學界卻得到普遍的認同,理論界也多把研究視角聚焦在孫犁的文學成就上。殊不知,孫犁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辦報辦雜誌。因此,我在《報人孫犁》一書中,在作家身份之外,將其同時定位為一位報人。這絕不是刻意標新立異,而是實事求是地還原孫犁先生文學與新聞雙軌並行的「文章功業」。
事實上,孫犁自青年時代就與報紙結下情緣——他在《寫作漫談》一文中,曾這樣回憶:「我住在石駙馬大街的一個小公寓裏,所過的生活,形式上頗類似一個作家。我也給報紙投稿。」
查檢《孫犁年譜》,我發現選登這些孫犁早期試水之作的報紙,正是天津《大公報》——
1934年4月26日,《大公報》副刊《小公園》刊發了孫犁的詩歌《我決定了》,署名芸夫。
1934年10月25日、26日,孫犁的《故都舊書攤巡禮》分兩次刊發於《大公報》第13版。此文見報時漏掉署名。27日,《大公報》特意刊登《本刊小啟》,說明《故都舊書攤巡禮》為孫芸夫君所作,因編輯疏忽,漏登署名,特為補志。
1934年11月29、30、12月1日,《大公報.本市附刊》連續刊發孫犁的文化見聞錄《北平的地台戲》,署名芸夫。
這是孫犁在北京居停期間,使用孫芸夫或芸夫為筆名,在《大公報》上發表文章最為密集的一個時期。雖然此後辭職回鄉了,但在他的心裏,對《大公報》依舊心心念念。他1982年曾寫過一篇《報紙的故事》,回憶他在這段「鄉居」期間,渴求家人給他訂一份《大公報》的往事:「一九三五年的春季,我失業家居。在外面讀書看報慣了,忽然想訂一份報紙看看。這在當時確實近乎一種幻想,因為我的村莊,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後。例如村裏雖然有一所小學校,歷來就沒有想到訂一份報紙。村公所就更是談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訂的還不是一種小報,是想要訂一份大報,當時有名的《大公報》。」
當時的《大公報》是一份全國性大報。孫犁說:「我認為這是一份嚴肅的報紙,是一些有學問的,有事業心的,有責任感的人,編輯的報紙。」
彼時的孫犁年方22歲,雖然失業在家,但他的眼光很高,志向很大,單從讀報而言,即可看出他的閱讀品味。「我認為《大公報》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論是有名的,我在中學時,老師經常選來給我們當課文講。通訊也好,有長江等人寫的地方通訊,還有趙望雲的風俗畫。最吸引我的還是它的副刊,有一個文藝副刊,是沈從文編輯的,經常登載青年作家的小說和散文。還有小公園,還有藝術副刊。」
時隔多年,孫犁對這份報紙的版面設置、風格特色,依然如數家珍,可見他確實是《大公報》的一個忠實讀者,用今天時髦的說法,夠得上一名「鐵粉」了。孫犁先把訂報的心願向新婚的妻子透露了,他知道妻子有一點私房錢,他想讓妻子「借給」他三元錢,先訂一個月的報紙。但妻子一句:「你花錢應該向咱爹去要,我哪裏來的錢?」就把他「懟」了回來。
在妻子面前碰了釘子,他只好硬着頭皮去向父親要。父親沉吟了一下說:「訂一份《小實報》不行嗎?」
《小實報》是當時北京出版的一份市民小報,屬於孫犁不屑一顧之類。他沒有說話,就退了出來。
父親還是愛子心切,當天晚上就答應了,說:「願意訂就訂一個月看看吧,集晌多糶一斗麥子也就是了。長了可訂不起。」在鎮上集日那天,父親給了他三塊錢,他轉手就交給郵政代辦所,匯到天津去,同時還寄去兩篇稿子。
從這一天開始,那家遠方的報紙,成了孫犁每日的牽掛。報紙送來了,「我坐在柴草上,讀着報紙。先讀社論,然後是通訊,地方版、國際版、副刊,甚至廣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讀過以後,才珍重地把報紙疊好,放到屋裏去。」
不過,妻子比較關心的還是他的稿子,有一天問他:「有了嗎?」孫犁明知故問:「有了什麼?」「你寫的那個。」孫犁回答:「還沒有。」一個月的報紙看完了,孫犁的稿子沒有登出來,他心裏有一點小小的失落。但他卻捨不得把報紙丟掉。這一年夏天雨水大,孫犁結婚時裱糊過的屋子,頂棚和壁紙都脫落了。妻子跟孫犁商量:「我們是不是也把屋子糊一下,就用那些報紙。」見孫犁有些遲疑,妻子就進一步說服他:「你已經看過好多遍了,老看還有什麼意思?這樣我們就可以省下塊數來錢,你訂報的錢,也算沒有白花。」
孫犁聽妻子講得很有道理,就同意把舊報紙派上新用場──「我們就開始裱糊房屋了,因為這是我們的幸福的窩巢呀。妻刷漿糊我糊牆。我把報紙按日期排列起來,把有社論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廣告部分糊在頂棚上。這樣,在天氣晴朗,或是下雨颳風不能出門的日子,我就可以脫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閱讀我所喜愛的文章了。」
喜歡讀報的人,世上有很多;喜歡《大公報》的讀者,世上也有很多。但像孫犁這樣「珍視」乃至「仰視」報紙的讀者,大概世間罕見吧。
如今,我們追尋着孫犁的足跡,不惟看到了一個作家的成長之路,也同時看到了一代報人的非凡歷程。而這一切,其實都與那些糊在屋子頂棚上的《大公報》,有着最初的密切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