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不追遠方\張君燕

時間:2025-10-21 05:02:17來源:大公报

  剛剛過去的假期,我沒有打卡景點,沒有拍美照,沒有體驗人擠人的熱鬧,也沒有被堵在高速路上。因為我整個假期都窩在家裏,沒有出門。

  這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平日生活工作繁忙,徘徊在家和單位之間,困囿於世事瑣碎之中,不得脫身。難得放假,當然要甩開這一切,馬不停蹄地出門,去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體驗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彷彿只有走在路上,才算不辜負時光。

  隨着年齡增長,我慢慢發覺原本讓人身心放鬆的旅行,於我而言變成了一種勞累,有一種疲於奔命的感覺。身體吃不消是一方面,心裏也對緊湊的日程安排產生了排斥。就像去年,我跟着人潮擠上高鐵,為了打卡網紅景點早起晚歸,最後拖着一身疲憊回家,還要強撐着修圖發朋友圈。待收假開工,用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恢復元氣。

  於是今年我做出了調整。放假前一天,我買了愛吃的水果和零食,趁着天氣晴好,把沙發上的毯子曬透,散發出暖洋洋的陽光的味道。放假第一天,我沒有設鬧鐘,醒來時陽光剛好透過窗簾縫隙照在地板上,沒有催促的消息,也沒有待辦的行程。我慢悠悠地煮了碗麵,窩在沙發裏看了部老電影,看到好笑處自己笑出聲,看到煽情處就抽張紙巾擦眼淚,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舒服又自在。

  下午,我翻出好久沒碰的拼圖,攤在客廳的地板上和孩子一起拼。陽光慢慢移動,我就跟着陽光的軌跡挪位置,一片一片地把零散的圖案拼起來。其間朋友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出去玩,我說沒有,在家拼拼圖呢。她笑着說「你倒會享受」,隨後發來自己在廚房裏做麵點的視頻。原來,她也沒有出門旅遊。

  其實我不是不想看世界,只是終於明白,假期的意義不是「去過多少地方」,而是「是否真的放鬆下來」。那些所謂的「假期標配」,像一個個任務,推着我往前跑,卻忘了問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假期不是用來「完成打卡」的,也不是用來「證明自己過得好」的。它應該是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如果你喜歡四處行走,享受在路上的感覺,那麼你就去追尋你的快樂。如果你更願意待在家裏,那麼就不必被任何東西裹挾,允許自己發呆、允許自己「浪費」,允許我們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最好的假期,不是去看遠方的風景,而是找回和自己相處的節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