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搭乘「文學號」列車返鄉\嚴詩喆

時間:2021-09-28 04:51:02來源:大公报

  圖:賈樟柯執導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現正內地上映。\資料圖片

  「鄉村」「鄉土」「故鄉」「鄉愁」,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核心母題。從男耕女織的農業文明向現代民族國家與公民社會轉型,從「父母在不遠遊」、安土重遷的傳統積習到遠渡重洋、海外留學成為潮流,再到三四十年代抗戰之下被迫離鄉與漂泊,文學作為知識分子慰藉心靈、寄託情懷、建構想像的重要途徑、工具和手段,承載着探索人生「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哲學使命,連接着個人、民族、國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作品中的「故鄉」大多呈現灰蒙、陰鬱的色彩。作家的「故鄉書寫」往往夾雜着矛盾和焦灼,因而充滿藝術張力。「故鄉」既是他們想要或已經逃離的實體空間,又是他們忍不住時常回望、重遊的精神故地和靈感寶庫。魯迅有關美好故鄉的想像在成年閏土喊出「老爺」之際戛然而止。沈從文對故鄉的回憶和想像構築了「邊城」的桃源之境,此境如夢如幻,終如泡沫般破碎,遺失在現世人間。「故鄉」之於蕭紅是不得不逃離的「生死場」,但也着實塑造了她的作品與人生,成為她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

  近日,由賈樟柯執導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在深圳首映,導演本人更親臨南山書城雙子廳現場,與嘉賓、觀眾進行互動、對談。這部電影延續了賈樟柯對「故鄉」命題的長期關注,原名《一個村莊的文學》更能凸顯此意。該片試圖以電影的語言、文學的視角,捕捉、刻畫一九四九年以來中國老百姓心路歷程的迭代與轉向。在此,「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既是個人奮鬥、又是代際接力的隱喻,生動、真實地記錄了國人在直面時代課題、求索解決方案過程中的不畏艱難,寄寓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個人、家庭、鄉村、城市與國家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這裏的「老百姓」,除了有普通村民,還有出生、成長、活躍於不同年代的作家。

  賈樟柯從自己的故鄉山西臨汾為切口,聚焦「賈家莊」的故事,引出本片涉及的第一代作家馬烽(一九二二至二○○四)。本片拍攝於二○一九年,馬烽個人與新中國鄉村建設的故事,只能由他的女兒和賈家莊的村民代為敘述。除此之外,其他三位主要敘述者分別為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作家,賈平凹、余華和梁鴻。他們成長於不同的年代,尤其在成名前的艱難跋涉期,各有各的時代語境、歷史命題、幸與不幸。他們既是作家,也是人民。功成名就的今天與作為小人物的昨天,扎根大都市的現在與出身小鄉村的曾經,皆統一於他們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與認同當中。

  觀影結束的互動環節,出現了一些有趣的對談和插曲。比如,觀眾和導演均表示,余華成名前奮鬥的八十年代,具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時代力量和精神底色,造就了作家樂觀明媚、風趣幽默的個性、面貌和心態。不得不說,片名「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為整部作品注入了靈魂,可謂點睛之筆。導演賈樟柯欣然承認,片名的變更受到了余華的啟發。「小時候讀書一直以為海是藍色的,而現實中海卻是黃色的,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余華在片尾的這段自白昇華了影片的主題,可視為對片名的深度詮釋和註解。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為觀眾留下想像的空間。從歷史視角看,這是近現代以來,知識分子乃至所有受新思潮影響的國人的精神寫照。多少代中國人,在「新舊」交替的時代浪潮下浮沉,終其一生只為貢獻微不足道的力量,一點一點地推動龐大且古老的中華文明往現代民族國家轉型,適應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更好地融入現代文明。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勇氣、信念、行動和毅力。

  中國現代文學鼻祖魯迅先生曾用「鐵屋子」作喻,形容在古老文明之上傳播新文化的艱難。在《新青年》的感染下,魯迅加入了這群年輕人「新文化運動」的隊伍,並通過「做文章」傳播新思想。在最困難的境地,他們頓悟:「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亦即相信,想要改變未來,「盡人事」是當下唯一的選擇。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切實行動,他們在有生之年鞠躬盡瘁,並將奮鬥得來的果實、連同「建設新中國」的志業代代相傳,使之生生不息。這正好體現了「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實踐精神。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是貫穿整個「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精神,在今天依然適用。但其意義遠不止於此,事實上,這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精神財富。早在兩千年前,儒家先賢曾勸誡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曾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如此說來,「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可否理解為對中華民族精神故鄉的一次回歸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