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平安小姐陪伴港人成長\過來人

時間:2019-02-27 03:18:19來源:大公報

  圖:以平安二字組成的平安小姐,在六十年代無人不識\作者供圖

  特區政府成立之後,創造了兩個卡通人物,一個叫「清潔龍阿德」,另一個叫「大嘥鬼」,前者主要功能是宣傳清潔香港,並以「香港人冇嘢係唔得」為口號;後者則主責宣傳「食得唔好嘥」的環保訊息,效果如何,相信還有一段時間考驗,但若論造型,筆者就覺得在六十年代的「平安小姐」和七八十年代的「垃圾蟲」更加深入民心,特別是「平安小姐」,利用平安二字組成一個卡通人物,而且功能不單在於清潔,還涵蓋多個範疇,包括「要早晚漱口,以潔淨口腔」、「蓋好垃圾桶,蟲鼠無食糧」、「蓋好天台水箱,防止蚊蟲滋生」、「只飲煮沸之水,勿飲不潔之水」、「疏通溝渠,免礙衛生」、「撲滅可惡的蒼蠅、牠們能傳播疾病」、「食物收藏好,蟲鼠不能到」、「修理牆壁,免藏蟲鼠」、「清除空樽空罐、防止積水生蚊」、「先有清潔的手,才有清潔食物」、「沸水浸碗碟,病菌就消滅」、「保持你的身體清潔」等等。

  這位平安小姐生於一九五九年,她的使命直至一九六九年才完結,前後經歷了十年,因此現時六十歲以上的讀者對她的形象會特別深刻,在這段期間,平安小姐可以稱得上事事關心,除了以上提及的清潔衛生任務之外,還肩負道路安全教育,由於後來有人創作了另一位卡通人物——斑馬先生,平安小姐才卸下了道路安全教育的責任。

  以今天的眼光看,平安小姐的宣傳句語確實有點「求其」,既不講究押韻,也不要求文字修飾,這可能與英國人不重視中文有關吧!

  七十年代之後,隨着平安小姐退役,港英政府開始推行清潔香港運動,還創造出另一位卡通人物——垃圾蟲,還邀請歌星葉麗儀主唱主題曲,結果大收宣傳之效,當時港英政府更不惜工本,將全身綠色和滿布白色斑點的垃圾蟲搬上電視屏幕,令其形象更加深入民心,不過,儘管這位卡通人物非常成功,但也有功德圓滿的一天,在九十年代之後,港英政府可能由於面對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而無心戀戰,令如火如荼的清潔運動突然青黃不接,這段真空期長達十多年,即使特區政府成立後,仍然沒有新的卡通人物出現以取代垃圾蟲的功能,直至最近幾年,才有「清潔龍阿德」出現,但平心而論,「阿德」的形象始終比平安小姐和垃圾蟲遜色,以致直接影響清潔香港的效果,君不見現時香港確實回到滿街垃圾的年代,特區政府的官員對此實在責無旁貸。

  講開垃圾蟲,各位是否記得與垃圾蟲同期出現的還有只有一對眼睛的宣傳品嗎?它的設計雖然簡單,但勝在令人過目不忘,而且好像隨時隨地都監視着亂拋垃圾的行為,教人只要看到這對眼睛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警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