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金價走勢/資金避險 黃金牛市或長達5年

時間:2025-10-20 05:01:53來源:大公报

  圖:金價突破4000美元後持續向上。圓圖:Carsten Menke表示,對黃金持長期「正面」展望。

  國際金價本月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關口,年初至今累升逾五成,其間屢創歷史新高。多間大行認為,在美國減息周期開啟、美元走弱及央行增持黃金的背景下,金價中長線仍有上行動能,惟短線或出現整固。

  瑞士寶盛新世紀思維研究主管Carsten Menke接受《大公報》記者查詢時指,金價大幅回調機會極低,而較可能出現的是投機者「疲態」,即價格已大致反映利好因素,而近期升勢或顯「過急過多」。不過,由於當前基本面仍對黃金有利,這種疲態料不至於引發真正的回調,僅會帶來短暫調整。對於是次升勢能持續多久,Carsten Menke表示,依據該行分析,假設黃金配置比例維持在全球平均水準20%至25%,此輪增持勢頭或將維持3至5年。故重申對黃金的長期「正面」展望,並將3個月及12個月目標價分別上調至每盎司4150美元及4500美元。

  多家大行也看好後市,當中美國銀行尤為樂觀,認為儘管金價短期有調整風險,但預期明年有進一步上升空間,2026年峰值目標上調至每盎司5000美元,全年平均價預測為每盎司4400美元。該行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於報告中指出,在過去四輪牛市中,金價平均上漲約300%,周期為43個月,意味金價明年春天最樂觀或將達到6000美元。

  美銀料明年初見6000美元

  需求側方面,惠理基金ETF業務高級策略師趙善德分析稱,在地緣政治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央行的結構性需求為金價發揮正面的支撐作用。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例,已連續11個月購入黃金,而因中國比其他已發展國家黃金儲備佔比仍較低,反映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會繼續其戰略購買行為。近月黃金ETF資金流大幅增加,則反映出機構和散戶參與的協同效應,當中,央行等機構投資需求亦是黃金創紀錄上升的主要催化劑。而鑒於現時美股的估值偏高、潛在的AI泡沫及美國的債務壓力等因素,驅動投資者增持黃金在投資組合的配置以對沖系統性風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