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繪就物阜民豐的盛世長卷

時間:2025-10-18 05:01:29來源:大公报

  《耕織圖》為南宋縣令樓璹所創,被譽為中國最早系統描繪農業與手工業的組詩與圖譜、「第一部農業科普畫冊」,可惜早已失傳。後由清代宮廷畫師焦秉貞重新編繪,定名為《佩文齋耕織圖》,即民間所稱的「御用耕織圖」。

  圖冊詩畫交融,意蘊深遠。原跡詩作由樓璹所撰,清代御製版本題詩則為康熙親筆所寫。樓璹深耕民間,詩句語言淳樸,注重對農桑過程的細膩描摹與經驗總結,字裏行間浸透着泥土的芬芳與對農耕生活的喜憂。其《浸種》詩云:「溪頭夜雨足,門外春水生。筠籃浸淺碧,嘉穀抽新萌」,以簡淡之筆勾勒出生機初萌的春耕圖景,在民間廣為傳誦。而康熙身居廟堂,詩文則將農耕提升至國家策略的高度,傳達重農勸耕的治國理念,寄寓「共享昇平」的政治願景。如《祭神》中的「一年農事周,民庶皆安逸。歌謠遍社村,共享昇平世」之句,彰顯出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二者的視角雖一在田野、一在朝堂,但卻共同禮讚了勞動價值與農耕文明,繪就了一幅國泰民安、物阜民豐的盛世長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