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從一穗青禾到萬畝稻浪

時間:2025-10-18 05:01:28來源:大公报

  圖:被稱為「御稻米」的京西稻。

  京西稻,最早又被稱為「御稻米」。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皇帝親自選育並推廣種植的宮廷貢米。相傳,北京海淀在三國曹魏時期就開始建渠種稻。到清代,康熙曾於中南海豐澤園開闢水田,引江南稻種北上試種。後來乾隆又自南方引入「紫金箍」品種,進一步豐富了京西稻家族。歷經逾一百年的推動,京西稻逐漸擴展至萬畝規模,形成獨具皇家特色的農耕文化體系。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國家高度重視與科技扶持,京西稻種植面積已達十餘萬畝,迎來歷史高峰,品種也演進為如今的「京西稻3號」。

  若想一試真味,唯有等到十月深秋,京西稻開鐮收割之時親至海淀產區。那時新米現售,便可親享皇家貢品之美味。

  循着歷史的脈絡,踏上這條農耕尋根之路,從精神信仰(先農壇),到文化教化(頤和園耕織圖),再到物質生產(京西稻田)的完整閉環呈現在眼前,令人不由心生感慨:從「南稻北引」的早期嘗試,到金穗垂首的皇家糧倉;從帝王傾心的一穗青禾,到萬頃良田翻湧的稻浪。京西稻,如同一縷穿越光陰的稻魂,不僅見證了京西大地的歲月變遷,更凝聚成一個民族沉澱於時光深處的鎏金記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