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便民利商/跨境徵信互通常規化 促進融資便利

時間:2025-10-11 05:02:02來源:大公报

  圖:金管局昨日舉行跨境徵信及數據驗證研討會。

  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推動跨境徵信合作。有見去年推出的「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受市場歡迎,雙方決定將業務試點「常規化」,也支持業界將試點成果轉化為產品推出市場。為支持銀行業積極使用替代數據,金管局擬制定額外指引,並開始就指引內容諮詢業界意見。

  因應最新進展,金管局昨日向業界發出《通函》,鼓勵銀行善用「跨境徵信互通」(CBCR)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驗證平台)。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期望業界可以因應實際需要,持續推廣及完善跨境徵信方案及跨境數據應用,促進兩地企業和個人的跨境融資便利化。/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文) 麥潤田(圖)

  隨着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商業活動持續增加,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與金融日益融合,兩地的銀行業及商界均提出跨境企業徵信互通的需求。金管局與人民銀行於2024年簽署諒解備忘錄,建立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的合作安排,其後相繼推出CBCR和驗證平台兩項試點計劃。兩項計劃的試點範圍,現階段都涉及香港和深圳。

  驗證平台已助審批2.6億貸款

  根據試點計劃目標,CBCR容許銀行在獲得客戶授權後,可查閱另一地的徵信信息。因應部分資料較為敏感(例如財務和稅務資料),由今年4月起,雙方在流程上加入驗證平台的步驟,而驗證平台運用區塊鏈技術和數據代碼(hash value)技術,過程並不涉及數據原文件的跨境傳輸和儲存,方便銀行可以快速、安全地驗證用戶自主攜帶的數據。(詳見流程圖)

  金管局資料顯示,自驗證平台推出以來,至今已服務逾10家銀行和徵信機構,為銀行辦理開立賬戶、匯款和借貸等業務提供支援。阮國恒透露,在信息南向傳輸往香港方面,共協助香港銀行審批了超過2.6億港元貸款,當中包括企業貸款、個人信貸,以及房屋按揭等。

  阮國恒續說,金管局將與內地相關部委保持聯繫,共同優化驗證平台,推進平台在數據源、數據種類、試點範圍、客戶體驗和界面等方面的提升與擴容。

  擬為替代數據使用制定額外指引

  有見替化數據在銀行業務中的使用日益廣泛,以及近期國際上相關討論和本地發展情況,金管局昨日也向行業公會發信,就替代數據的使用制定額外指引諮詢業界意見。

  雖然金管局已就銀行使用信貸資料庫內的資料制訂清晰指引,不過阮國恒說,考慮到替代數據一般較傳統信貸資料更加多樣化,而且數據源正不斷擴大,故金管局希望制定額外指引,支持銀行善用替代數據。

  建議的指引列舉四大保障消費者原則,包括管治及問責、透明度和授權管理、數據質素和公平性,以及數據私隱和保護。

  總結而言,阮國恒指金管局日後會繼續與本地銀行、徵信業界,及內地相關機構合作,繼續促進和完善跨境信貸及其他數據源共用,期望能便民利商,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融合發展。

  銀公:優化信貸審批流程

  香港銀行公會表示,CBCR與驗證平台是跨境金融合作的重要一步。銀行公會樂見兩項試點計劃取得良好進展,協助銀行把握大灣區持續發展所衍生的機遇。公會也鼓勵會員銀行積極善用平台,提升客戶盡職審查的效率,優化包括信貸審批在內的流程,藉此滿足企業和個人的跨境銀行服務需求,促進兩地金融進一步融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