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渣打對各市場及資產投資建議
港股受外圍市場拖累連續五日下跌。渣打北亞區投資總監鄭子豐認為,目前港股進入整固階段,但中長線仍有望受惠於國策穩經濟及企業盈利改善,故料恒指12個月目標區間將會上試28000至30000點。該行建議繼續增持中資股,並偏好境外上市股份,包括科技、通訊及非必需消費品板塊,同時配置非金融國企高息股作防守之用。不過,渣打亦指出,若內地刺激政策遜預期,恒指或退守至26000點至28000點,提醒投資者需留意美國聯儲局獨立性受質疑、美國政策不確定、中美關係等負面消息,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鄭子豐表示,「中國股市當前估值仍較歷史水平存在較大折讓,具備較大的重估空間。」他進一步指出,加上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有望為內地第十五個五年計劃(即「十五五規劃」)的發展方向帶來啟示,可能推出財政刺激措施,有望支持盈利增長預期。同時,市場「內捲」情況有所緩和,預計市場將上調對中國企業的盈利預測。未來12個月每股盈利增長預測為11%,優於主要發達市場。
逾200企等上市 吸北水流入
在中國股票配置方面,渣打更看好離岸股票。鄭子豐解釋,增長型行業在離岸市場中的權重較高,且當前估值低於美國股票,加上經市值調整後的保證金融資水平尚未達到警戒水平,因此認為其具備上行潛力。
鄭子豐還提到,今年以來香港股市的資金流入很大程度上受南向資金推動,預計「北水」流入趨勢將持續。伴隨企業盈利持續增長,港股估值仍有約10%的提升空間。據他了解,內地投資者對境外市場的投資情緒日益積極,主因是內地政策風險因素逐步趨於可控。此外,年底前預計有超過200家企業等待在港上市,其中不少頗具吸引力,有望成為推動內地資金持續南下的催化劑。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科技行業盈利近期出現調整,但鄭子豐認為,隨着明年盈利前景與營運環境改善,恒生科技指數的估值重估趨勢將持續。特別是人工智慧(AI)、DeepSeek等領域商業化進程加速,將利好中國離岸科技指數成份股的表現。但他也提醒,不利的監管變化仍是潛在風險。
A股維持慢牛走勢
儘管渣打更偏好離岸股票,但該行指出,目前A股市場的融資融券餘額佔總市值比例仍低於3%,與歷史高點的5%尚有距離,未達到過高水平,因此認為A股走勢屬於健康的慢牛格局。
至於恒指12個月基本情境目標區間調高至28000點至30000點,恒指12個月目標預測值為29500點。
恒生指數昨日於午後跌幅一度擴大至超過500點,最終收報26290點,下跌462點或1.73%。至於全日成交金額逾3337億元。統計本周,恒指累計跌850點,跌幅逾3%,科指則下跌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