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來春(左)2004年與哥哥王來勝創辦立訊精密。
改革開放數十年,帶動不少人從「打工者」躍遷為「企業家」,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1988年,21歲的王來春來到深圳富士康應聘,成為富士康首批150名員工之一,10年間從流水線工人一路升遷至課長,並管理數千名員工,在消費電子行業積累了大量經驗,也為後來「單幹」打下基礎。
1999年,王來春離開富士康,並與哥哥王來勝收購香港立訊公司,隨後在2004年正式創辦立訊精密,最初通過承接富士康的外包訂單維持業務,在2007年至2009年期間該部分收入佔比超過五成。
自2010年登陸深交所後,立訊精密在併購多個項目後開始涉足蘋果供應鏈市場,業績連續十多年實現高速增長,從上市當年收入10.1億元(人民幣,下同),快速擴大至2024年的2687.9億元,累計漲幅超過200倍,王來勝、王來春兄妹也因此分別登上《2024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30位和第32位,身家分別漲至98億美元和96億美元(約764億港元及749億港元)。
不過,隨着疫情爆發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加上近年全球貿易局勢愈發複雜,立訊精密開始降低對蘋果的依賴。資料顯示,公司自2012年起便通過合併收購的方式布局汽車產業,2022年與奇瑞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從事新能源車的整車研發及製造,為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平台及出海口。
立訊精密於今年7月完成對萊尼集團的併購事項,後者為德國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線纜及線束製造商,該舉措意在擴大汽車業務市場範圍及客戶群。
多元化發展 降對蘋果依賴
從近年財務數據看,立訊精密的一系列動作取得初步成效。汽車電子收入佔比由2022年的2.9%增至2024年的5.1%,2025年首季增至6.6%,來自消費電子的收入佔比則由2022年的89.2%下降至2025年首季的83.8%,對蘋果的收入依賴程度,亦由2022年的73.3%降至2025年首季的64.7%,反映公司收入組成正朝多元化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