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慶假期期間,北京各地節慶氛圍濃郁。圖為民眾在北京月壇公園遊玩。/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馬曉芳北京報道:今年國慶節假期恰逢中秋節,各地的慶祝活動更加豐富。在北京,「團圓寄語」、漢服展示、快閃表演等多元活動豐富多彩,遊客不僅能在頤和園親手製作皇家首飾,感悟宮廷美學,還能在園博園感受各地戲曲百花爭艷;亦可在圓明園參觀大水法遺址、體驗馬首復刻,回顧歷史滄桑,也可在煥新開街的隆福寺體驗國潮新趣,感受不一樣的京城煙火氣。
國慶期間,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舉行,來自全國的33家專業院團呈現23個劇種的精彩演出。晉中園匯聚豫劇、秦腔、粵劇等六大南北劇種,呈現「跨越南北」的視聽盛宴;閩園集結全國十餘家院團,以龍江劇、黃梅戲、河北梆子等多樣劇種演繹《哪吒鬧海》《天仙配》等神話經典;憶江南園區應合蛇年,由四家名團分別以越劇、贛劇、粵劇和京劇演繹《白蛇傳》選段。觀眾只需移步換景,即可盡覽戲曲與園林交融的獨特魅力。
高科技燈光秀 映襯居庸關雄姿
5日晚的居庸關長城在燈光襯托下雄姿巍峨,2025「居庸山月」中秋晚會在居庸關長城腳下上演。當燈光點亮長城,「天下第一雄關」在科技賦能下化作流動的文化長卷。無人機燈光秀《雄關映月》先後勾勒出「居庸疊翠」「明月升空」等意象,與下方城牆上的激光投影形成天地呼應的視覺奇觀,古老關隘與現代科技的碰撞形成了詩意的對話。著名朗誦藝術家陳鐸以《月光下的中國》在實景長城上開啟時空對話;林志玲與意大利歌手Gian Marco Schiaretti跨界演繹《Moon River》,詮釋了「天涯共此時」的浪漫。
蘋香榭、菊花海、銀杏大道、獅子林……在秋天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內,遊客們與落葉、古蹟對話,共赴一場文化與自然的盛宴。據了解,國慶期間,遊客可在圓明園參觀大水法遺址,體驗馬首復刻,回顧歷史滄桑。有遊客表示,能在舉國同慶時刻體驗馬首復刻,能更深刻感受中國從積貧積弱走向富強的不易,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
香山紅葉與市集煙火相映成趣
時值金秋,香山進入一年中最富詩意的季節,漫山紅葉與市集煙火相映成趣。市集匯聚非遺古法香囊、非遺螺鈿手工DIY、紅葉標本等手作好物,以及梨湯、龍鬚酥、冰糖葫蘆等各色傳統美食,讓人流連忘返。遊客不僅可以品嘗秋日風味,還能親手製作植物標本,將香山紅葉的絢爛與葉脈的細節永恆留存,定格獨屬於這個秋天的記憶,在濃郁秋韻中感受「一片紅葉寄深情」的家國情懷。
此外,承載近六百年歷史記憶的北京隆福寺煥新亮相後吸引很多遊客打卡。而在北京西城,猜燈謎、「團圓寄語」、漢服展示、快閃表演等趣味互動環節吸引眾多遊客參與,遊客們在猜燈謎中挑戰智慧,於「團圓寄語」處書寫對親友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