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家超昨日早上到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視察,聽取各方面部署情況,並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舉行會議,深入討論不同部門應對工作。
被稱為風王的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破壞力隨時直逼2017年「天鴿」及2018年「山竹」。天文台預告,本港今日稍後天氣開始急速轉壞,將於下午2時20分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並會在八號信號生效前約兩小時發出「預警八號特別告示」。
迎戰風王,官民同心。特區政府連日來超前部署做好準備,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政府動員計劃會啟動,第一線預備單位隨時候召,應對颱風。」他強調,底線思維要強、安全系數要高、加強應對能力及資訊發放的速度,已通知政府不同部門,政府動員計劃將會啟動,並團結社會力量,全力戒備。當發生超出預估的情況時,要將影響降到最低,將復原的時間盡量縮短,讓社會盡快回復正常生活。\大公報記者 肖泓宇
李家超昨日特別指示保安局提早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預先做好統籌及應變部署。他昨日早上到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視察,聽取各方面部署情況,並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舉行會議,深入討論不同部門應對工作。
加購四部「龍吸水」應對水浸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聯同多名局長昨日落區視察防風措施,呼籲住在水浸高風險地區的居民盡早入住庇護中心。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務總署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11個地點的水浸風險評估。渠務署表示已加購四部「龍吸水」排水機,最遲明早到港後可立即投入使用。陳國基昨日下午聯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三個地方巡視,包括位於沙田靠近城門河的行人隧道、土瓜灣的地盤及鯉魚門,落實防風措施的情況。
司局長視察水浸黑點設施
陳國基表示,位於沙田的隧道地勢低窪,現有水位距隧道底部僅約兩米,若風暴導致河水暴漲越過護欄,隧道可能於一兩分鐘內迅速淹沒,風險極高。為保障市民安全,路政署已在全港16條同類隧道安裝水位偵測器及24小時監控鏡頭,並將於八號風球生效數小時後、趁使用人數減少時,提前封閉隧道,現場會有警務人員執勤,防止市民進入。
至於土瓜灣地盤,陳國基確認己加固棚架及天秤。在鯉魚門低窪地區,相關部門已架設安全繩索及離地臨時通道,並部署每小時可處理大量積水的「龍吸水」排水機械人,以備緊急撤離居民所需。
陳國基強調,政府各部門已全面啟動防風應變部署,包括提早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開放臨時庇護中心,呼籲市民切勿外出「追風逐浪」,並呼籲住在高風險出現水浸地區的居民盡早入住庇護中心,又稱僱主亦應以員工安全為首要考量,靈活處理工作安排。
為應對超強颱風,多個政府部門已提前落實防風措施,並加強人手應對。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務總署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水浸風險評估及應對措施。
渠務署利用模型系統,對全港25個沿岸低窪、當風地區的水浸風險進行了評估,預計其中11個地區水浸將較為嚴重,多個地區水深預估將在0.6米到1米,其中大埔區林村河等沿河單車徑可能出現1.5米水浸。
為應對超強颱風,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署方將額外增設20隊緊急應變隊伍,屆時將共有200隊負責全港水浸處理及渠道清理。署方早前亦加購了四部「龍吸水」排水機械人,預計最遲今早可抵港並投入使用。
籲高危地居民遷庇護中心
針對高風險地區,莫永昌表示署方將繼續按照計劃加設、強化防水浸設施,包括大埔林村河、廣福橋附近放置臨時充水式擋水壩、鯉魚門加高擋水板後堆放沙包牆等措施。此外,他表示署方與深圳水庫方正保持緊密聯繫,以確保排洪安排及時通報。
土拓署土木工程處處長黃志斌表示,已指示負責海事工程維修保養的承辦商做好準備,安排足夠的人手、機械和材料,並指計劃將輪班當值的工作人員,從55位增加到100位,以確保緊急情況下採取應變行動。
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王婉蓉表示,民政事務總署現已動員區議員及關愛隊,向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傳達天氣資訊,並勸導高風險地區居民遷往臨時庇護中心,並表示全港18區逾40間庇護中心將提前於今早8時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