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區政府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學生宿舍需求大幅增加。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致力打造國際教育樞紐,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出先導計劃,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隨着來港求學的人數不斷攀升,住宿問題仍是一大挑戰。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在即,有專家指出,大學宿位是吸引留學生來港的關鍵因素,建議進一步拆牆鬆綁,容許商業用地、舊商廈重建作學生宿舍,免卻冗長的規劃及改契補地價程序,既讓業主及發展商多一個發展選擇,又可解決學生宿舍的「一宿難求」的痛點。\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江凌風
留學生帶來龐大住屋需求,本港租金於暑假旺季接連升破頂,反映本港主要屋苑租金走勢的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8月份錄得129.57點,按月升1.12%,為連續2個月創新高,今年累計升幅達5.2%。隨着非本地生人數增加,香港的學生宿舍仍然是供不應求,有專家建議容許將商業用地和舊商廈改建學生宿舍。
二三線商廈空置率高 改造有市場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梁志添表示,現時有二、三線位置的商廈空置率高,「如果不改作其他用途,根本就是空置着,租不出去。」而如果這些商廈又恰好離大學不是很遠,那發展商就會有動力去改造學生宿舍,即使改造成本不低。
「政府是允許部分改造的,不一定要整棟。例如一棟20層樓的商廈,你可以將其中一層、或五層改為學生宿舍,其他層照舊做其他商業用途。」梁志添認為現時政策靈活,如果商廈發展商能提供合理或稍低的學生租金予學生,相信學生宿舍項目會是雙贏模式。
梁志添續表示,政府自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後,確實推出許多有效的拆牆鬆綁政策,例如透過擴闊「酒店」用途定義,允許符合資格的自資私營學生宿舍在「商業」地帶的酒店或商廈改裝成宿舍,提供政策彈性;發展商/營辦商可以改裝這些獲豁免樓面面積作配套設施,例如將停車場或員工飯堂改裝為健身室及自修室滿足住宿學生的需要。「建健身室、自修室,對於一部分商廈來說可行度還是高的,且這些配套設施的存在,對於學生來說也有吸引力。」
留學生盼加快建正規宿舍
另外,亦有留學生希望,政府可加快建設更多正規且性價比高的學生宿舍。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的內地研究生王小姐表示,當下正值開學季,香港各大學的宿舍宿位都較緊缺,而且主要是服務本科生,研究生大多需要另覓住處。她指出,自己的同學和學長也有租房不順的經歷,例如不小心租到「鳳樓盤」,最後即使交了訂金也無奈另找住處;亦有同學租一些私營學生宿舍,相較市面其他房源,價格偏高、房間過小、室友人數亦較多,認為性價比低。
對於政府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王小姐表示非常歡迎,但同時也希望政府可以制定一套詳細、嚴格的標準,完善住宿體驗,「例如周圍治安要好、設施不宜太老舊,水電網煤最好都不用學生去跑,而是統一交給宿舍負責人,總之是真正方便學生學習的就好。」她亦補充,有些學校很晚才發放錄取通知書,導致有同學臨近開學不到半個月才來港,找房時間緊張,很容易「中伏」;如果有公認的學生宿舍,或許就可以直接申請宿舍,簡潔方便,也可避免「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