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恒指今年升勢強勁
摩根士丹利亞太股本資本市場部主管張曉羽昨日在研討會上表示,國際投資者明顯重新關注香港市場,因着越來越多真正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是吸引外資的最大原因。她估計,未來數月香港資本市場有許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以上大型新股發行項目,香港市場在今後半年至一年會保持活躍。儘管中國龍頭企業估值已累積不少升幅,但客戶認為,仍有不少企業估值比美股有很大上升空間。\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大摩早前在研究報告指出,8月份首27日外資買入中國股票資產達到31億美元(約241.73億港元)。張曉羽昨日在深圳出席港交所「未來科技峰會」時表示,目前明顯見到國際投資者重新關注到香港市場,在該公司與外資頻繁接觸中,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這些國際投資者不限於亞洲的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一些全球性、美國及歐洲私募基金也經常查詢,希望能夠物色到非常好的投資標的;他們聚焦有顛覆性技術、可持續增長、新消費、出海、成本優勢等概念,因為覺得不少中國龍頭企業估值相對於美股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
主權基金長線投資新股
張曉羽又以新股上市為例,在該行處理的新股上市項目,國際投資者的參與度已經大大提高,而且不少高質量的國際投資者選擇在香港的新股市場中「舉手」做基石投資,即是說,他們願意被鎖定6個月股份禁售期,也願意公開他們公司名稱。舉例說,這些參與港股IPO項目的外資包倉長線資金,也有主權基金,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東科威特投資局(KIA)、阿聯酋的穆巴達拉投資公司等,這些高質投資者對新股市場有非常正面的帶動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當越來越多真正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在港上市,是吸引外資的最大理由,現時科技創新及「出海」戰略,已成為全球資本競相追逐的兩大黃金賽道,估計未來數月,香港資本市場仍有許多10億美元以上大型新股發行項目,市場將會繼續保持活躍。
日均交易按年飆近九成
張曉羽認為,內地資金與國際資金發力加注港股,帶動市場的流動性與估值水平提升。從日均交易額來看,港股市場整體流動性較過去兩年顯著增長,從2024年的16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日均320億美元,升幅超過89%。對於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上市公司,港股流動性佔比提升,港股市場成交量佔兩地總成交量比重,年度平均值從2023年的22%增加至2024年的29%,隨後又增加至2025年的36%。
對於A+H兩地上市公司,H股折扣偏窄,港股估值相對提升,恒生滬深港通AH溢價指數年度平均值對應隱含H股折扣率從2024年的32%縮小到了25%,其中以寧德時代(03750)為例,H股價格較A股價格實現溢價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