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話劇《Skylight天色》 內地巡演引共鳴

時間:2025-08-30 05:01:23來源:大公报

  圖:導演司徒慧焯攜演員謝君豪、王菀之及李琛瑜亮相深圳見面會。/大公報記者李薇攝

  話劇《Skylight天色》8月29日至30日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上演,該版本自7月在香港公演以來,已走過佛山、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所到之處觀眾反饋熱烈,讚其「150分鐘沒有廢話」「句句直指裸露現實」。

  由於深圳是本年度巡演的最後一站,近日導演司徒慧焯攜演員謝君豪、王菀之及李琛瑜亮相深圳見面會,暢聊本輪復排對角色和自己帶來的成長。「在內地走了一圈,走進不同劇院,見了很多觀眾,最大的感受是,好像每一場我們都能找到新東西,給演出帶來微妙的變化。」謝君豪笑稱,每一場都能給到觀眾新東西,這也是本輪復排帶給大家最大的驚喜。/大公報記者 李 薇

  《Skylight天色》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大衛.海爾代表作,劇情圍繞餐飲大亨Tom與教師Kyra重逢後的價值觀衝突展開,探討現代社會個體的孤島困境與階級矛盾。

  王菀之兼任粵語翻譯

  香港版作品由王菀之兼任粵語翻譯,謝君豪笑稱剛拿到劇本的第一反應是「英文好厲害,居然可以翻譯出那麼多東西」,但再細看就會覺得「這是什麼玩意!」「不是翻譯得不好,是這些台詞光看表面不知道它在說什麼。第一次圍讀時,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話癆,不停在說話。」

  謝君豪指,自己花了很長時間去尋找台詞背後的意義。2023年在香港首演,自己只是演了一個大概。2024年為了來深圳演出,自己查閱資料、請教英語老師,深入研究劇本背景,才慢慢讓角色更加立體。而這次內地巡演是第三次演出,也是王菀之翻譯的第九版。「我們一直在尋找新東西,這部劇太依賴演員之間的互動,只要對方稍微有點不一樣,就會讓我很自然地調動出新的東西來回應她。」

  在謝君豪看來,舞台劇的魅力在於不斷打磨而非簡單重複。《Skylight天色》不像《天下第一樓》是我們自己的故事,《南海十三郎》是廣東與香港的故事,「它是地道的英國劇本,容易『水土不服』。但復排讓我加深對角色理解,並真正成為了角色,這需要時間去沉澱。」

  謝君豪:「爹味」不完全是貶義

  採訪中,謝君豪也多次提及,觀眾給予的啟發讓他不斷成長。如「爹味」這個評價就出乎他的意料。「在香港,這樣的詞彙並不常用,所以我特意上網了解其含義,才發現它與角色和社會現狀都極為契合。」謝君豪指,網絡用語是社會的縮影,像「爹味」「躺平」這類詞,正是當下社會現象的產物。

  謝君豪認為,用「爹味」形容Tom再合適不過,但這不意味着,「爹味」是一個負面的詞彙。「Tom不是一個壞人,他行為背後的動機是關心、為了對方好,只是方法放在這個年代不行。但在那個年代,我小時候家長也是這麼對我的。」謝君豪強調,對演員來說不能只看到角色的負面,否則就會演繹成純粹的壞人,「我必須尋找到正面的東西才能把角色立起來。」

  而作為翻譯,王菀之笑稱自己才是花最多時間去愛每一個角色的人。「就算我再受不了這個男人,我也要找到他的可愛點。從口氣、用字去精心安排他,這樣才能幫助演員更好接受角色。」

  王菀之希望觀眾可以仔細品味劇中的台詞,就算劇情發生在20年前、發生在倫敦,很多對白、情感、道理,在反覆排練的過程中依舊可以打動她,「我相信這些語言也會打動觀眾,給大家帶來思考,並成為讓大家繼續走下去的方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