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文化交融/由冷場到親密 粵語成為交流之匙

時間:2025-08-27 05:02:10來源:大公报

  圖:跟團記者孟慶悅(右)與學子自拍,短短數日雙方已建立起珍貴的友誼。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覺得有屏障,沒想到後來變得那麼親密。」來自遼寧廣播電視台北斗融媒的記者孟慶悅說道。孟慶悅作為當地跟團記者,陪伴着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遼寧行走過了錦州、朝陽和大連三站。

  在錦州學子和香港學子第一次聚餐時,她注意到這一頓飯冷場了兩三次。「兩邊其實都有很努力地想和對方交流,但是香港同學聊着聊着就下意識地跟同伴說粵語了,內地的同學就會一臉懵地看着他們,完全聽不懂他們講話,沒有辦法加入這個話題,這樣場面就會冷下來。」但語言並非障礙,在回程的大巴車上,後排的香港學子和錦州學子已經打成了一片,歡聲笑語不斷。

  兩地學子建立珍貴友誼

  曾經影響交流的語言已然變成了交流的切口,「我的名字用粵語怎麼讀啊?」錦州渤海大學的周聖恩好奇地詢問旁邊香港都會大學的許蔚瀅。許蔚瀅細心地一個字一個字教他如何去讀,其他香港學子也立馬都圍了上來,一場粵語教學小課堂由此展開。

  這次旅程不只是香港學子和遼寧學子建立起了友誼的橋樑,和學生們年齡相仿、剛大學畢業兩三年的孟慶悅也收穫了珍貴的友誼。香港嶺南大學的周程晨向她介紹了自己的獨家護髮秘笈,「回去我把詳細教程發給你!」周程晨笑着說道。而她和暨南大學的林楹瑩更是被戲稱為黏在一起的兩個人,「回去後你會想我嗎?」在分別前夕,林楹瑩不禁問道,孟慶悅點頭回答道肯定啊。一次活動讓原本相距幾千公里的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即使相隔千山萬水,也切不斷他們心靈的奇妙碰撞。這次「范長江行動」不僅讓兩地青年結出真摯的友誼果實,更在一次次的歡聲笑語中,悄然融化了隔閡的堅冰,生動展現了文化交融的魔力。\大公報實習記者 何思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