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主禮嘉賓與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前排)出席「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開幕禮。
「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展覽昨日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行開幕典禮。今次展覽分為「粵港淪陷」「奮力抗戰」及「抗戰勝利」三部分,展出約40件/套抗戰文物,以及約150幀歷史照片,包括東江縱隊成員曾使用的物品、抗戰先烈事跡,以及記錄廣東和香港淪陷期間的珍貴影像,展現粵港兩地在民族存亡之際合力抗戰的深厚情誼。展期至明年7月8日,公眾免費入場。展覽預計將吸引約15萬名觀眾參觀。\大公報記者 顏 琨 郭悅盈(文) 麥潤田(圖)
粵港兩地同根同源、血脈相連。今次展覽聚焦於面對外敵入侵時,粵港兩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血脈相連、團結一心、共同抗敵的歷史。展覽重點呈現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下,兩地人民所承受的深重苦難,及其共同奮起抵抗、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程。博物館內設抗戰圖書角和互動遊戲,方便公眾了解抗戰歷史,傳承並弘揚愛國教育精神。
卓永興:銘記共同抗戰史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廣州市文物局局長兼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劉曉明、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易西兵、香港地方志中心總編輯劉智鵬、「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委員彭韻僖、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歷史專責委員會主席莫家豪等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
卓永興致辭時表示,這次展覽不僅展示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也展示了國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展覽透過約40件(套)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約150幀歷史照片,包括東江縱隊成員曾使用的物品,及記錄廣州和香港淪陷和抗戰先烈的照片等,讓香港市民更深刻了解這段歷史,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團結奮鬥精神,讓年輕一代銘記這段共同抗戰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及展現對歷史的尊重、對英烈的尊崇。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感悟抗戰精神,更好厚植和激發廣大市民的愛國情懷,正是特區政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目的。
劉曉明致辭表示,回顧中國的抗戰歷史,粵港兩地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地緣上唇齒相依、血脈中親情連結。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粵港再次攜手,兩地的文史專家和策展人員共同整理文獻資料、反覆打磨展覽大綱、精心設計展覽,最終通過40件/套文物,生動呈現粵港兩地努力同心抗擊侵略的光榮歷史和感人故事。
剪綵儀式後,學生代表向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和抗戰老戰士謝祥興送上花束,以表敬意。
設「抗戰歷史互動教室」
除了展廳內的珍貴展品,展覽還設有「抗戰歷史互動教室」,提供多元互動體驗。參觀者可試穿老游擊隊戰士的制服、帽子和背包,透過AI技術與抗戰老兵「對話」、觀看專訪影片,或參與「英雄遠征棋兵路」下棋遊戲,寓教於樂。教室最後設有留言板,供參觀者向抗戰英雄表達敬意。展覽期間,館內亦提供工作坊及導賞等活動,供公眾參與。
此外,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當日,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將推出多項活動,包括抗戰集體藝術創作、抗戰電影《同學們》(2024)播放,以及抗戰歷史對談活動,讓公眾進一步認識抗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