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市場改革/港交所優化IPO分配 吸引機構投資者

時間:2025-08-02 05:01:52來源:大公报

  圖:公開認購(散戶)部分新指定分配比例

  港交所(00388)昨日就「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的文件刊發諮詢總結,綜合考量1253份來自各界人士的非重複回應意見後,將採納諮詢文件中的大部分建議。針對面向散戶的公開發售部分,港交所提出「機制A」和「機制B」兩套方案供發行人選擇,所涉發售股份比例上限分別為35%和60%。新規定將於8月4日生效,適用於所有發行人及所有在該日或之後刊發上市文件的新上市申請人。綜合市場人士分析,新規平衡了零售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權益,有望加強香港IPO市場競爭力及吸引力。\大公報記者 蔣去悄

  港交所於去年12月就新股市場刊發諮詢文件,最初建議在公開發售部分將回補機制上限由50%大削至20%,引發市場討論。在昨日公布的諮詢總結中,港交所將該上限上調至35%,初始分配份額則維持最初提出的5%,並將其概括為機制A。

  港交所並引入機制B。該方案不設回補機制,並要求發行人事先選定一個分配至公開認購部分的比例,下限為發售股份的10%,上限為60%。

  獨立股評人溫傑認為,相較以往回撥機制最高50%的比例,若選擇A方案,則該分配上限減至35%,股份分散度降低,但也令一般投資者更難抽得相關股份,至於選擇B方案,散戶有望獲配最高60%股份,則較預期更加放鬆。

  券商:散戶恐一手難求

  華贏東方證券研究部董事李慧芬表示,相較以往最高50%的分配比例,調整後散戶中籤率會減少,未來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以確保中籤。

  此外,港交所並規定發行人將首次公開招股時初步擬發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保留現有的基石投資6個月禁售期規定;另經考慮諮詢過程中回應人士所述的實際困難,不會實施建議的上調定價靈活性機制。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潔鏇表示,港交所希望通過這次改革提升新股定價及分配機制的穩健性,並且平衡各種不同類型的本地及國際投資者參與新股認購的需求。

  對於港交所在IPO市場的調整,業界給予正面回應。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認為,諮詢總結是優化了原建議,平衡零售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參與新股發行的權益。對於保留基石投資6個月禁售期規定,理解市場對此有所保留,不希望基石投資者過早放售有關股份,對股價造成波動。同時,他期望香港盡快建立OTC(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市場機制,以滿足市場需求,幫助上市公司建立更完善的退市機制,亦保障投資者權益,可在公開平台處理退市公司的股份。

  瑞銀料今年港IPO超2000億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表示,港交所宣布的強化IPO價格機制和公開市場要求,無疑繼續提升香港作為發行人主要上市地之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會繼續加強全球企業選擇香港作為上市地點。他預計,今年香港IPO發行量能超過2000億元。

  李鎮國指出,最低40%配售份額的新修訂,可確保上市定價機制及有廣泛和足夠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發行,確保穩定的長期後市穩定表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