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紅線女早年攝於香港。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有粵劇的地方就能聽到紅線女的聲音。紅線女所創造的紅腔和紅派表演藝術代表着當代粵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影響深遠,是當前粵劇最活躍、最大的流派之一。「如今大家熟知的紅腔,就是在香港形成並得到認可的。」紅線女藝術中心副主任黃芳如是說。\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在眾多南來文人中,有一代粵劇大師紅線女的身影。紅線女,原名鄺健廉,出生於廣州西關的一個殷實家庭。由於母親一系同粵劇有着較深淵源,紅線女從小在粵劇的薰陶下成長。
香港拜師學藝 立志成戲又成人
1938年,日寇燃起的戰火在中國迅速蔓延,紅線女一家因戰爭被迫逃難到澳門。當母親提出希望女兒去學戲時,父親堅決反對,認為「成戲不成人」。當時,紅線女就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成戲又成人」。隨後,紅線女赴香港拜舅媽何芙蓮為師,正式學藝。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攻佔香港後,強迫演藝界開工演出,以粉飾太平。廣東順德籍粵劇大師馬師曾組織「太平劇團」,在兩廣地區「以演代戰」。離開香港後,紅線女經人介紹參加了馬師曾的劇團。此後,唱功不俗的紅線女,成了太平劇團的第三花旦,隨馬師曾和演員們一路走一路演。1943年7月,在肇慶演出《軟皮蛇招郡馬》時,紅線女的一次成功救場讓她升為正印花旦。那一年,她19歲。
抗戰勝利後,紅線女再度定居香港。1947年,對於紅線女來說是其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正是這一年,她開始接觸兩個新的藝術品種,一是灌錄粵劇唱片,二是作為粵劇演員投入電影的拍攝工作,由此開始了劇、影兩棲的藝術道路。
在香港紅線女拍過近百部電影。無論是粵劇電影、時裝片還是文藝片,無論是風塵女、名女人還是勞動婦女,她都信手拈來。《紅白金龍》、《啼笑姻緣》、《胭脂虎》、《慈母淚》……逢新片上映,觀眾祝賀她演出成功的花牌甚至曾有三層樓那麼高。
「電影賦予我的,絕不僅僅是名利,它最使我迷戀、珍惜的是,它就像一面鏡子,忠實地記錄下我的每一次表演,既可以看到何處有長進,又可以看到哪裏還有不足,敦促我向更完美的境界進取。電影教會我把握體驗和體現之間的微妙關係,潛移默化地滋養、豐富了我的舞台表演藝術。」紅線女曾這樣回憶自己的電影生涯。
《一代天嬌》奠定「紅腔」基礎
在電影藝術事業紅極一時的時候,紅線女對粵劇藝術的追求從未停步。1951年,紅線女參與創作並首唱《一代天嬌》主題曲,她在潛心研究粵劇前輩歌唱藝術的基礎上,又吸收兄弟劇種如京腔、崑腔演唱藝術,以及西洋美聲唱法為己所用,使唱腔突破原有的格局,讓海內外觀眾為之傾倒的「紅腔」也正式誕生。
把粵劇旦角唱腔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紅線女依然不滿足,她組建起了「真善美劇團」。真善美劇團排的第一部劇是根據意大利歌劇《蝴蝶夫人》改編的。由於劇裏的女主角蝴蝶夫人是一名日本歌妓,為了更好地演出其風韻,紅線女一行人遠赴日本,走遍東京、大阪、神戶、鐮倉、奈良等城市;走訪底層平民,拜訪士紳富人,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還參觀了為小津安二郎發行電影的松竹電影公司,觀看他們的布景製作,為演出搜集音樂、舞美資料。
《蝴蝶夫人》正式演出時,戲中的部分場景還融入電影元素,一幫電影界的朋友幫助她,實現一邊演出,一邊緩緩落下銀幕,同時放映主角的回憶畫面。這種新穎的粵劇形式,吸引了當時許多留洋歸來的年輕人,粵劇不再是他們刻板印象裏的舊把式。此後,紅線女還與馬師曾、薛覺先合演了《清宮恨史》等劇,為香港粵劇界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在香港紅透半邊天的紅線女,始終有一個困惑:「這種藝術上的追求與嚮往是不能僅以高額的票房價值來作彌補的,我希望客觀能有更好的創作條件,讓我在藝術上有更大的提高和發展。」(紅線女《紅豆英彩:我與粵劇表演藝術及其他》)一直到1955年,當她應邀參加建國6周年國慶觀禮活動,親眼目睹了祖國翻天覆地的新面貌,看到文藝工作者受到社會尊敬的現狀,紅線女深深觸動,也終於有了答案。於是,1955年年底,紅線女拋下在香港演藝界的顯赫位置和優越的物質條件,來到廣東粵劇團工作。紅線女曾公開表示,此後的10年是她藝術生涯中最具創造力的10年。
「紅線女在回到廣州之後,與香港各界,特別是文藝界、粵劇界仍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多次應邀回到香港演出。」黃芳認為,最值得記錄的是1980年紅線女帶領廣東粵劇團赴港澳演出。那是紅線女自1955年回廣州工作以來首次赴港澳演出,火車抵達紅磡車站時,香港市民早已聞風而來一瞻紅線女風采,當地報紙稱之為掀起了「紅線女旋風」。
「香港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
劇影兩棲的紅線女,真正在香港影壇闖蕩的時間,不過短短八年,留下的電影作品卻有近百部,其中《秋》、《家家戶戶》、《天長地久》三部更入選「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1998年,香港有關機構舉辦了「銀海艷影——紅線女從影50周年紀念展」。紅線女深受觸動,曾公開表示:「香港沒有忘記我。我愛香港,香港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香港是我藝術的發祥地。幾十年來,我常常為之魂牽夢繞──這顆東方明珠在我心中所佔據的位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
如今,香港星光大道上鐫刻着紅線女的手印,進一步體現紅線女對香港電影的巨大貢獻與影響力。
2025年是紅線女誕辰100周年,紅線女藝術中心將聯手多家機構在北京及粵港澳大灣區推出系列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