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府計劃在白石角興建新港鐵站,並在附近範圍興建一萬伙單位,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政府提倡「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規劃方式,東鐵綫白石角新車站發展研究可望今年內出爐,目標是在2033年或之前開通,項目料可提供約1萬個房屋單位,涵蓋公私營房屋,並提供社區及其他設施等。
地區人士期待,新發展能完善社區配套。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白石角項目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可定為五比五,或留有調整彈性。有業界人士認為,政府應善用創新建築方法,為發展提速、提效。有評論指出,「愛國者治港」,香港發展進入快車道,房屋問題更是迎難而上,值得點讚。\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文) 林良堅、許棹傑(視頻)
鄰近大埔科學園的白石角,現時以中低密度住宅為主,但情況在日後可能有變。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的東鐵綫科學園/白石角站,並善用車站用地與毗鄰土地的發展潛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區內居民需要的泊車位、商舖和公共設施。
新車站2033年或之前開通
發展局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政府正聯同港鐵公司,推展興建東鐵綫科學園/白石角新車站的研究,以釋放附近地區的發展潛力。按目前計劃,項目可提供約1萬個房屋單位,並按有關規劃準則和標準,提供社區及其他設施等,目標是在2033年或之前開通車站。發展局爭取今年公布發展建議,屆時會公開發展項目詳情和發展模式,包括是否由港鐵公司負責發展。
增設醫療中心等社區設施
白石角站擬議選址位於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佔地約5公頃,該處北面為吐露港公路及白石天賦海灣等私人住宅屋苑,南面為樟樹灘村及中文大學新校園。據悉,整個項目供應的1萬個住宅單位,涵蓋公私營房屋,亦會增設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醫療中心等社區設施。
大埔區議員羅曉楓表示,白石角以中低密度房屋為主,未來的發展應該有一致性。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興建好車站及做好配套設施,否則人口增加,交通不便就會帶來麻煩。他希望新項目可提供包括商場、社區會堂、體育館、康樂設施等配套設施。
議員倡樓宇公私營佔比5:5
立法會議員、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梁文廣認為,應該先規劃及興建車站與周邊配套,再提供房屋項目,理想時間是在車站啟用後一至兩年內入伙。他又認為,1萬個房屋單位的公私營比例可訂為五比五,「我們已找到足夠用地滿足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需求,有空間調整公私營『七三比』,白石角可以作為新嘗試,適當增加私樓比例。」他說考慮到現時區內發展情況,白石角項目較適合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例如首置盤,滿足市民的置業需要。
本身是測量師的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表示,公私營房屋比例應根據地區情況、市場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目前的市場環境及政府財政壓力下,白石角項目應適當增加私樓比例,例如不少於一半是私樓,公營房屋亦應考慮居屋或首置盤,「稍後的城規程序需要提供發展框架,包括發展密度,但公私營比例可以留有彈性,睇住市場需求變化推出用地。」他又提到,鐵路及房屋發展都可以藉着創新的建築方法,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裝配式設計」(DfMA)等,為發展提速、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