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悠閒理財/炒股門檻高?不妨學懂碎股交易\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時間:2021-08-08 04:23:47來源:大公报

  大藍籌股一手入場費動輒數萬元,甚至十多萬元。剛畢業或手頭資金不多的投資者,往往因資金不足,未能投資優質股份。市場亦明白投資者的需要,推出月供基金及月供股票等服務不同的投資者,讓他們以較少的金錢,便可投資心儀股份。最近,中銀香港更推出「NotALot碎股易」服務,涵蓋本港200隻股票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投資者最低僅需買入1股股票便可入市。

  現時市場上熱門的股份,一手入場費最少數萬元。以港交所(00388)、騰訊(00700)及比亞迪(01211)為例,於8月6日,三者收市價為529.5元、453.6元及275.4元,而一手股數為100股、100股及500股,即入場費分別為52950元、45360元及137700萬元。難怪有不少人認為,「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

  其實市場上有不少投資工具,專為手頭資金不足的投資者而設,如傳統的月供基金、月供股票等,相信投資者亦不會陌生,入場費亦不高,每月供款介乎500元至1000元。但以買賣碎股作投資,在香港則相對少見。為什麼會有碎股的出現呢?一般投資者通常是透過以下情況取得碎股,如公司派發紅股、以股代息、供股、換股或更改交易單位等。證券行及銀行均有提供出售碎股的服務,但很少投資者會選擇買入碎股作投資。

  是次中銀推出「NotALot碎股易」服務,方便客戶隨時購入碎股作投資,並涵蓋本港200隻股票及ETF,投資者最低僅需買入1股股票。值得留意的是,該服務買入碎股佣金不設最低佣金收費,僅收0.25%佣金,而該行「i-Free自在理財」客戶更可率先使用該服務。

  中銀不設最低佣金收費

  相對月供股票及月供基金,投資碎股更為靈活,可自行決定何時買入、買多少等等,但相對更為考驗投資者的眼光。月供股票及基金,因每月固定時間供款,未必是投資者心儀價位,但可享平均成本價,亦可培養定期投資的習慣。至於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收費一項,月供股票與投資碎股一樣,都要支付佣金、存倉費、代收股息費等。至於月供基金,各銀行收取的認購費不同,部分銀行因應基金種類而定,除了首次認購費外,投資者亦要留意相關的轉換費、終止計劃費用及贖回費等開支。

  恒傑保險業務僱員福利及個人理財產品總經理鍾建強表示,若撇除費用因素,以購買碎股的靈活性最高,因只購入一股亦可,入場費低,適合預算不高的投資者。缺點是,由於買入股數太少,投資效果難見;好處是有機會可以買到一些優質股,希望可積少成多,但亦十分考驗投資者的選股眼光。至於月供基金及股票,他指是有紀律的投資工具,優點是定時定候投資,可養成投資儲蓄習慣。

  月供基金相對分散風險

  鍾建強續稱,月供股票風險相對基金為高,因只投資一隻股票,但基金則投資一籃子組合,相對分散風險。月供股票涉及佣金、存倉費、代收股息費等費用;月供基金則有首次認購費、轉換費及基金管理費等。

  此外,不少投資者選擇強積金(MPF)特別自願性供款(SVC),鍾建強指,強積金特別自願性供款(SVC)與月供基金相似,優點是沒有認購費,基金管理費亦相對零售基金為低,但因受積金局的投資限制,故基金選擇較零售市場為少,如近期熱門的風險較高的高息債券基金,就不能透過SVC投資。

  他續稱,上述不同投資方法,性質不同,風險亦不同,但都是很好的投資理財工具,投資者可視乎自己的背景、風險承受程度、可投資金額及對投資產品認識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