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鑒於經濟狀況尚未明朗,本港商業房地產租金下調,市場租盤選擇多,不少企業希望趁機優化辦公室營運成本。何謂成本優化?是單純的縮減營運開支嗎?很多時候,經營者會擔心,這樣會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嗎?那麼縮減辦公室面積,把員工的工作模式改成「半在家工作」又是否可行?
多維度思量 達成優化目標
每一個商業決定,需要多維度的思量及取捨,要成功達成優化目標,往往需要具視野及執行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團隊,促成長遠的發展裨益。
從辦公室營運開支的角度看,租金的高低是主要着眼點,從優化成本的角度,則要考慮到搬遷、拆卸、裝潢、工程時間、保養等開支,也是所費不菲。故此最近企業考慮到辦公室搬遷時,較傾向有基本裝潢配置及開放式辦公室,據調查數據,當中因物資重用,能節省約30%-50%的裝潢成本。視野更廣闊的考量,則會牽連到業務流程變革、品牌格調以至未來生意機會,例如是否要達到跨國企業重視的ESG目標,接軌國際市場,從而決定辦公室的選址以及裝潢規格。
以上考慮條件,往往是組成租務策略及實踐的項目範疇,需要一個有經驗的項目管理團隊,為每樣要求作出有條理及細節的梳理、劃分優先次序、定義成功準則,就項目目標與各持份者,包括項目贊助人、專項專家、範疇負責人及用戶進行有效溝通,區分項目潛在風險以及為未來的變革作先前教育與部署,從而得出一份具實則數據支持及持份者意見的項目綱領,方便決策者多維度了解決定背後的優化邏輯、時間線、投資回報及其他變革須知,由此推進項目。
正式踏入項目周期時,項目綱領就能發揮脈絡的作用,驅動參與者沿着方向及時間線前進,例如租務專家按照目標搜羅合適裝潢規格、用途或具國際標準認證的辦公室,另一方面,裝潢團隊亦可同時採購已擬定的物料,規避錯配,項目經理同時監察每個細項進展,確保項目按時完成,免卻錯過優化目標的最佳時間。
目前因應市場需求的複雜化,項目管理的概念和服務,也逐漸融入房地產租賃及買賣服務中,不論及後選擇開放式辦公室或者重用物資,亦需要項目管理服務者的經驗及執行,方能予客戶更大程度發揮價值,建議客戶選擇服務時,可留意項目經理在範疇內的過往經驗是否相關,以及在顧問面試時,詢問其過往的項目管理經驗,判斷其方法是否與企業文化相符,從而作出適合配對。
(作者為高力香港項目管理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