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攻堅克難/27年奮鬥路 「爭氣機」更上一層樓

時間:2025-05-24 05:02:32來源:大公报

  圖:A鎖B射C導攻其不備

  20世紀80年代,國際形勢嚴峻,我國迫切需要自主研製一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殲擊機。1986年,中國第三代戰機研製計劃正式立項,代號為「10號工程」,這就是後來的殲-10。在殲-10研製初期,我國飛機研究所連一台真正的計算機都沒有,但科研人員在艱苦的環境中,依然全神貫注在研製上,反覆檢查一張張圖紙,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

  1998年3月23日,殲-10原型機在成都迎來首飛,總設計師宋文驄陪伴着試飛員雷強緩緩走向飛機,他們倆都在極力地克制自己情緒,以安慰對方。雷強對宋文驄說:「您放心,只要不是飛機在空中爆炸,只要飛機能控,我一定想辦法,就算摔也摔到跑道上,讓咱們知道這十幾年錯在哪兒了。」

  按照計劃,殲-10首飛完成繞場三圈的飛行後便可返回,雷強又主動請纓再飛一圈,20分鐘後在空中完成所有預定動作,飛機平安降落。雷強抱着宋文驄激動落淚,「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戰鬥機啊」。出生於3月26日的宋文驄高興地說,殲-10首飛成功是3月23日,「以後,我的生日就是這天了!」

  殲-10讓中國戰機實現從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的跨越式發展,被網友稱為國產「爭氣機」。如今殲-10各改進型號持續迭代優化,於巴印空戰一舉成名的殲-10CE,令殲-10系列躋身頂尖殲擊機之列。\央視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