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跑步距離反映心態\輕 羽

時間:2025-05-21 05:02:17來源:大公报

  雖然未正式踏入夏天,但跑步活動已經進入淡季,香港在這期間的正式跑步比賽不多,大部分跑手都在休息或作簡單訓練,等待秋天及冬天,屆時便可於跑道上再次奔馳。我這個中高齡跑手,同樣未有競賽目標,但也盡力保持練習。現時每周練跑三次,每次六至八公里,又或每兩星期跑一次十公里,希望為年底參加「半馬」或「全馬」作準備。有說跑步練習可反映人生態度,也真是見仁見智。

  作為業餘跑手,日常練習既是身體鍛煉,亦是堅守意志的生活方式。一般而言,每次練習若能跑步五公里,大概需要三十多分鐘,即是每公里約六分鐘。這當然不算高速,但也算是一個不俗的配速。三十分鐘的運動量,對於初跑者最為合適。處於盛年的在職人士,平日能夠付出三十分鐘跑步時間,已經十分難得。另一方面,十公里是較理想的練習距離,大部分正式比賽亦設十公里項目,可見該距離對跑手有着特定意義。

  若要輕鬆完成十公里練習,大概可用六十多分鐘。當中既要考驗跑手的身體耐力,亦有心理意志的要求。三十分鐘的五公里轉瞬即逝,六十分鐘的十公里需要不止一倍的體能和意志。尤其對於正式比賽,十公里通常都是從起點向前直走,半程五公里便原路折返終點。回程時候通常會是跑手的關鍵時刻:放棄抑或堅持?一剎那的念頭將在跑手的腦海湧現。

  相比於四十二公里的馬拉松比賽,五公里是初階路線,十公里亦只算是中短距離。即使以馬拉松作為目標,但跑手並不需要持續進行長距離訓練。在平常練習中如何選擇五公里或十公里,取決於跑手的狀態和心態。草草了事地跑完五公里,會令人感到身心舒泰,但並不進取;做好準備來一次十公里練習,反而對往後下來的發展更有幫助。要作出怎樣的選擇?正是跑步的有趣之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