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夏多布里昂的美洲情結/海 龍

時間:2019-03-12 03:18:13來源:大公報

  圖: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資料圖片

  雨果名聲卓著,是個毋須介紹的法國文學名家。他晚年回憶自己立志當作家是因童年時受到了另一位大作家的影響。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少年時所立的志向是「成為夏多布里昂第二,否則此生別無他志!」

  誰是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他為什麼有着這麼巨大的影響力?今天,夏氏似乎已無這等巨大的名聲;但在十九世紀初年,他曾被盛讚為「法蘭西文學的第一枝筆桿子」,是公認法國文壇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夏多布里昂出生於一個法國沒落貴族之家。幼年時父母不和,他在一個家族古堡中長大,養成了孤獨憂鬱和陰騭高傲不合群的性格。這樣的性情很容易沉浸在宗教和文學裏,使他生性耽於幻想。他少年時想去印度卻被父親阻止,但成年後他踏上了美洲。夏多布里昂生性不適合走尋常路,他曾在當海軍還是做教士之間矛盾徘徊。

  十八歲,他父親去世。其後他循例被薦入宮廷做國王路易十六的侍從。他不熱衷官場,但這個做着充滿奇情幻想文學夢的外省青年在巴黎的沙龍裏見識了當時文學界的文人,受到了文學的浸淫。不久法國大革命爆發,夏多布里昂開始時受到革命鼓舞支持革命。但革命的狂熱和暴力旋即衝擊了他。其家人和親戚被處死,王室逃亡。他也逃到了曾為法國殖民地的美洲。

  沒想到這場逃亡喚起了他宿命中文學的種子,把他造就成了法國文學的第一枝筆桿子並掀開了世界文學史上的新的一頁。夏多布里昂在美洲的經驗成了他後來創作的源泉,使他被奉為後來法國浪漫派文學的鼻祖或「教父」。

  他在美國的經歷頗為傳奇。那時的美國在歐洲人的心目中是塊蠻荒且神奇的土地:這裏地大物博但是生猛厲怖,自然環境艱難,遍地藏金;可是土著印第安人神秘兇悍、嗜血蒙昧。夏多布里昂充分利用了當時歐洲人的想像並摻入了美洲情結,將這些打造成了極為成功的混紡故事,驚起了一天風雨。

  據夏氏說,他在美洲的經歷極為神奇。他遊歷了密西西比河、跨越了美國很多州,還去了尼亞加拉大瀑布等地。那時的美洲大地原始、蠻荒,旅行不易,他的旅程要穿過高山大河和荒無人跡的地域;尤為可怕的是要穿越很多神秘的印第安人部落。語言不通更兼當時流落在獵頭印第安原始部族等險境,夏多布里昂用浪漫小說記下了自己的經歷。

  他的小說《阿達拉》記載了一個俘虜與土著混血美女暨酋長女兒阿達拉的羅曼故事。這裏面充滿了宗教、巫術、咒語和毒誓,然而愛情卻是主線。其內容極為淒美慘烈、故事情節浪漫感人。同時配以美洲異國情調和罕有的驚險地理情景描寫,使得小說大獲成功。小說裏除了愛情,異域風光也是賣點和極為重要的作料。夏氏的北美風光、印第安風俗,原始恐怖和神秘,悲慘的結局轟動了法國乃至歐洲,自此在歐陸引起了「美洲熱」。這部作品一發表就震撼了整個歐洲。其後旋即被改成多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各類體裁,甚至被搬演到舞台,以至於這驚人的成功嚇到了夏多布里昂,他不由驚呼:「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成了名人了。」

  除了《阿達拉》,他還寫了同樣著名的《勒內》,背景仍然跟美洲有關。在這部小說裏,他第一次塑造了「世紀兒」的典型,創造了世紀末大變革時代精神上悲憤畸零、多餘且反抗無助的舊貴族和富家青年的典型,在文學史上彪炳傳承了不止一個世紀。

  夏多布里昂是掀起「美洲熱」的始作俑者,他是第一個將北美風光和印第安人寫進法國文學的傑出作家。從那以後,美洲成了歐洲大陸文學寶貴的素材和創作福地,出現了大量以美洲為題材的作品。訪美作品讓舊貴族夏多布里昂一時名聲顯赫青雲直上,他的文學榮譽家喻戶曉震驚朝野,使他很快成為了政客、外交家、文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

  夏多布里昂可以說是法國通過文學致富成為名人的作家典型。而他成功的動力和助推器是美洲題材。成功後的夏多布里昂非常狷介高冷。他曾經說過:「你把世界上最高的榮譽放在我的腳下,我只要一彎腰就可以拿到,我都不屑於去彎一下腰。」有人說他矯情,有人說他驕傲。晚年的夏多布里昂自己寫過《墓外回憶錄》回憶他的美洲情結和一生起伏,成為了經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