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餐飲業變革2/食肆數碼化轉型 降低成本增營銷

時間:2024-12-03 05:01:59來源:大公报

  圖:本港餐飲業經營成本高,加上人手不足,有必要加速數碼化轉型,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數碼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餐飲業面對食材和工資成本上漲、前線員工不足等問題,數碼化轉型已不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關乎行業生死存亡的必經之路,事在必行。可是,面對各項掣肘,香港餐飲業在數碼化轉型上似乎停滯不前。\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李潔儀

  「香港餐飲業的數碼化轉型起步遲,突破亦較難。」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楊振年直言,無論是在研發或實際運用上,本地餐飲業的數碼化轉型都顯得困難重重,一方面,因為餐飲業的利潤相對較低,缺乏資金投入到餐飲相關的科技研發之上;另一方面,目前本港大多數的科技公司對於餐飲業的理解不足,解決不了太多行業的痛點,例如餐廳的送餐機器人只用於客人流量較少的時段,導致科技運用變相成為一種宣傳「噱頭」。

  緩解缺人與工資貴痛點

  實際上,本地餐飲業尤其是酒家、茶樓對於POS系統(銷售時點信息系統)的需求極大。楊振年表示,餐飲業需要一個由前端下單至後端庫存管理的一站式系統,可是現有系統成本較高、營運數據回報率低,導致不少餐廳在數碼轉型上猶豫不決。不過,他續說,正因為香港人工成本高昂、人力資源短缺的前提下,餐飲業更加需要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效率。

  香港餐飲業的數碼化轉型被時代挾着前行,起步落後應該如何加速發展?為中小型餐廳提供本地POS系統的Pin Me創始人查卓鋐認為,真正的數碼化轉型是讓線下流量走到線上平台,包括社交媒體、網頁、軟件等,最後回到線下實體店的消費中。

  不只因為餐飲業轉型處於起步階段,查卓鋐亦認為,香港餐飲業多樣化、客人點單的個性化程度高,令設計POS系統時有一定的複雜性。

  查卓鋐以港式茶餐廳厚蛋治為例,當中的雞蛋做法可以分別是煎蛋、滑蛋、炒蛋、太陽蛋,有別於其他地方的餐飲業。

  查卓鋐指,從數據方面看,中小型餐飲運用Pin Me的POS系統下單,比人手下單的每月平均金額高逾10%,今年客戶中有一家車仔麵餐廳,轉型後的生意額增近30%。他提到,該餐廳的轉型包括在POS系統上開拓外賣平台,以及透過網絡平台進行推廣。

  戶戶送:分析數據制定方案

  與本港逾1.2萬間餐廳合作的外賣平台戶戶送,其香港區客戶經理主管馮雪瑩表示,一場疫情改變市民的消費習慣,亦改變餐飲業的銷售策略。她續說,外賣平台的角色,最重要能夠利用後台的數據並加以分析,為餐飲商戶制定經營方案,提升手機App上餐牌的轉化率。

  「把餐廳的外送資料放在電話界面上展示,放哪些菜單也是一個策略,但坦白說,很多餐廳也不明白背後的用意。」馮雪瑩指出,戶戶送在香港營運9年,加上經過疫情的洗禮,餐飲業亦逐漸了解到數碼轉型的重要性。

  便當販賣機開闢新銷售渠道

  另外,餐飲服務平台「和田弁当」近年在本港為學校、醫院及地盤引入超過40部熱鏈便當販賣機,日均可銷售逾2000個飯盒。和田弁当行政總裁陳隽表示,面對工資和租金上漲,餐飲業一直關注優化成本結構,販賣機正好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

  「香港餐飲業必須升級轉型,無論是菜式、服務或是營運管理上,都需要新的思維。」借鏡日本市場,陳隽指出,販賣機並不是要搶餐廳生意,反而為餐廳提供一項新的銷售渠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