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體育盛事作為旅遊和經濟引擎,啟德體育園執行總監Darren Burden表示,啟德體育園有能力為香港創造機會,與城中各個機構及持份者攜手合作。將於明年舉辦的全國運動會實在是機會難逢,不但能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合作,亦能推動啟德體育園與香港其他活動場地的合作。
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認為,產業化對體育發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就是法律規範。事實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已與律政司展開了討論,探討在香港成立體育仲裁處的可行性,畢竟商業營運難免會有紛爭。
體育盛事疫前年收21億
畢馬威政府、基建及環境、社會和管治總監兼全球體育網絡成員Kirsten Mundy指出,體育旅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市場。根據聯合國旅遊組織的資料顯示,體育旅遊無論在市場規模和份額都是全球旅遊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市場規模約6000億美元,預計從現在到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6%。根據booking.com「亞太地區旅遊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約五分之一的旅客表示有興趣在外遊時參與體育運動。
Kirsten Mundy舉例指,香港疫情前舉辦的馬拉松、單車節、龍舟賽事、七人欖球賽等20項體育盛事,一年可為香港帶來21億元的直接經濟效益,當中50%來自觀眾消費。而來自國際旅客和非本地觀眾佔整體經濟效益的88%,可見體育盛事不只帶來大量觀眾,還能吸引國際旅客逗留更長時間、消費更多。又例如今年的印第安維爾斯網球公開賽(Indian Wells Open)為當地帶來8.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當中不僅是賽事本身,還包括音樂、餐飲、零售等賽事周邊相關活動的體驗。與此同時,新加坡舉行的F1賽事,亦與全球最大型的虛擬資產活動同期舉行。由此可見,橫跨不同行業的合作是全球趨勢,藉此將體育盛事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香港賽馬會會員、品牌、市場及客戶體驗事務執行總監甄康民(Anthony Ingham)認為,提高活動參與率和投入程度的其中一項要素,就是體育盛事本身的質素。香港有破紀錄觀看賽馬活動的粉絲,包括親身觀賽、線上收看,甚至吸引了國際觀眾。優質的賽事能為香港帶來人氣。對Z世代、Y世代而言,他們期待更具娛樂性的體驗,期望將賽事結合音樂、餐飲的社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