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2021年6月12日至1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九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將在全疆同步開展。
圍繞活動主題「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和「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新疆是個好地方帶大家走近那些意義非凡的歷史遺產,感受獨特魅力,傳承文化根脈,共築精神家園。
今天
走進高昌的歷史活檔案
吐魯番的「地下博物館」
—— 阿斯塔那古墓群 ——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於吐魯番市高昌區二堡鄉北郊的戈壁荒灘上,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墓群出土了上萬件珍貴文物,有紡織品、干屍、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器、木器、金器、石器、古幣等,被稱為「高昌的歷史活檔案,是吐魯番的地下博物館」。
阿斯塔那古墓群全景
泥俑是吐魯番阿斯塔那墓群中非常有特徵的隨葬物品
這些俑多為泥塑,大都是草芯、泥胎,外施色彩
是十分寶貴的彩塑藝術品
俑的種類很多,包括鎮墓獸、天王俑、
武士俑、儀仗俑、歌舞俑、宦者俑、百戲俑、
馬毯俑、各種勞作女俑等
阿斯塔那古墓群還出土了大量文書。新疆文物工作者直至20世紀70年代,先後進行了13次較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又做了數次小規模的清理工作,發掘清理墓葬400余座。從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晉、唐代時期的珍貴文物,種類繁多,其中紙質文書3000多件,在全部出土文物中佔據很大比重。這批珍貴的文書是研究古代造紙工藝、絲路文化的重要標本,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和科技價值。
卜天壽《論語•鄭玄注》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