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苑瓊丹無懼標籤 人生不設限

時間:2021-04-09 11:10:52來源:大公網

  作為香港的金牌綠葉,苑瓊丹不僅能駕馭周星馳電影中的眾多喜劇角色,飾演如《封神榜》中殷十娘般的悲情人物也是信手拈來。經過40年的摸爬滾打,今天的苑瓊丹早已掙到了足夠的資歷,更由藝人變身商界女強人,生意涉獵各行各業。

  當在香港的演藝發展受限之時,她藉着「石榴姐」的熱度毅然北上,將飲食業版圖拓展至內地之餘,亦找尋到自己演藝事業的更多可能。就如同當年以扮醜搞笑拓闊演藝之路一樣,處於瞬息萬變的時代之中,與時並進的她從不願給自己設限,網劇、短視頻、直播……只要自己喜歡,只要時間合適,便願意去嘗試。

  苑瓊丹自稱是食家,不愛買靚衫、用靚袋,唯獨對美食無法抗拒。「對於每一樣食物,我吃一口就能說出哪裏好吃,哪裏出了問題。最近吃到膽固醇過高,心臟不舒服,跳得很快,昨日才從醫院出來。但我不願意戒口,喜歡就去吃。」難怪她在介紹香港吃喝玩樂的視頻節目《石榴姐帶你玩》中活力十足,對一間間老店的美食如數家珍,連店家背後的故事也娓娓道來,做自己最喜歡的事,總是教人充滿無窮能量。

  將愛好發展成為事業,相信是不少人的夢想,苑瓊丹也不例外,早前在港投資百萬搞「熟餸包」生意,本意是為繁忙的都市人增添一項飲食新選擇,撞正疫情又降低了外出就餐的潛在風險,生意不俗。「我小時候夢想就是開茶餐廳。」而這個夢想去年已於上海實現,她夥拍陳浩民開設港式牛雜餐廳,以上海為基地輻射至周邊城市,目標今年開足200間。身兼數職,瓣數多多的她深諳選擇生意拍檔的重要性,「一個人是做不到這麼多事情的,我相信找到合適的人一起去做,會事半功倍。我負責整合一件事,還有宣傳的部分,日常運營和其他事務都交給拍檔,我今晚還有時間去打牌!」她笑說。

  不甘演婆婆 開美容院扮靚

  飲食版圖拓展得如火如荼,苑瓊丹去年12月又決意進軍美容業,與朋友合資開設美容院,未開張已因疫情而要停業蝕租,但老公的無限支持賦予她勇往直前的勇氣。原來「風華絕代,萬人驚艷」的石榴姐,三年前曾遭遇「外貌焦慮」,起因是有內地導演邀請她飾演「婆婆」的角色,「我當時覺得好詫異,原來我已經要演婆婆,而不是化老妝扮婆婆。」這段被她稱之為「晴天霹靂」的經歷,也令其開始冷靜思考——長此以往,戲路只會愈來愈窄。最終由於熱愛角色和劇本,她並未拒絕此角,但一顆嚮往「扮靚」的種子,就此埋下。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和驚喜,苑瓊丹稱「開設美容院」這個志向從未出現在她的人生清單之中,「我之前從來不去美容院,這方面的資訊很少,便從看YouTube開始了解。」女人對扮靚的執著從不可小覷,也有着與生俱來的靈感和天分,她從自己的需要出發,很快選中了一款醫療級修復儀器,以及產自瑞士的科技美容護膚品牌,周旋許久,成功拿下代理權。

  創業的箇中困難都被她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畢竟有過往投資及從商的經驗,開拓新版圖對於她可謂新舊資源的重新組合。現時她對自己的美容事業信心滿滿,皆因做生意所賣一定是親自試過的好產品,她更找出自己三年前的相片作對比,成為美容院的天然代言人,「這是我的需要,我相信很多人也都需要。」而印象最深刻的,無非是枕邊人的真誠讚美,「老公同我講,效果很好,你真的變靚好多,與之前差好遠。我才發覺,原來我之前變老變醜他都看到,只是沒有講出來。」扮靚之路愈拓愈闊,她早前更在YouTube開設女性節目頻道,大談女性話題之餘,亦與眾分享天然有效的美容產品或方法。

  入鄉隨俗尊重文化差異

  儘管化身商界女強人,苑瓊丹亦從未放下演藝事業,她透露今個月又將赴內地與潘長江合拍古裝喜劇,已合作多次的兩位喜劇演員相信會擦出更多的默契火花,隔離14日期間她早已決定直播賣貨,抓緊每分每秒的商機和熱度。原來苑瓊丹早在約十年前,已憑藉周星馳電影的熱度順利進入內地市場,近年更頻返內地拍劇、參加真人騷及主持綜藝節目。

  她稱,內地市場因為觀眾多,且綠葉角色也會有人留意,使得自己可以有更多不同嘗試,「變態我做過,靚女又做過,媽媽也做過,婆婆最後也有做……影視劇數量多,可以選擇的空間也很大。我接的每一部戲都很投入地去拍,每一個付出心思塑造的角色我都很鍾意,若角色獲得觀眾的喜愛,就是我的付出得到回報。整件事都讓我覺得很舒服。」

  她坦言,與香港相比,在內地拍劇完全可以用「舒服」二字來形容,衣食住行皆有良好安排,免卻奔波之苦,使演員可以更為專注地拍好戲。另一方面,也因空間廣闊、設備充足,錄製節目常常一氣呵成,而無須反覆綵排。

  「之前拍戲都會周圍走,返內地發展我完全沒有不適應的地方,已經很習慣。對我來說,香港和內地沒有文化差異,甚至人與人之間也不應該有任何差異,應該融合。我們去到每一個地方,都應尊重當地的文化,就像旅行時嘗試當地的美食,去重慶吃麻辣火鍋,去東北吃亂燉,去青島吃海鮮,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反而是增進人生閱歷的一種享受。」她認為,當以享受的心態去接受不同的文化,自然不會將「文化差異」當做一種負面的訊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