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台灣藝術家持續為中外文化「搭橋」

時間:2020-10-13 10:03:07來源:大文新聞網

  (大文新聞網記者 張帆)提到台灣金馬影后楊惠姍和她的「拍檔」張毅,熟悉他們的觀眾已經自然而然將這對伉儷與琉璃藝術聯繫起來。數十年來,他們除了苦心鑽研琉璃藝術,為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懈奮鬥,也非常注重在藝術領域為中國和世界搭建橋樑。即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年,熱情依舊不減。在他們的努力下,上海近日推出了疫後首個玻璃藝術國際大展,36件英國藝術家的最新作品「跨海而來」,在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向中國觀眾講述着古老的玻璃藝術的傳承發展。這也是今年以來國內為數不多的國際藝術大展,將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

  持續推動文化交流

  楊惠姍和張毅雖然不能親身來到上海主持展覽,但仍然透過視訊向記者和公眾介紹了他們的策展心得。主要策展人張毅表示,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因為疫情,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出現不同形式的變化。但東西文化的差異壓抑不住了解彼此的嚮往。他們始終認為,藝術文化的交流不會因為距離而卻步。「我們深信文化交流,是必須的,不能停!我們必須了解這個世界,也必須要這個世界了解我們。」

  張毅告訴記者,此次展覽在學術上主要研究窰制鑄造玻璃工藝,簡稱「窰鑄玻璃(Kiln-cast glass)」,「窰」主要指電窰爐。經過楊惠姍和張毅的盛情邀約,今次將作品帶來中國的9位藝術家正好代表了英國玻璃藝術的三代人。實際上,歐洲當地的疫情對於藝術展覽的影響仍在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家們更加珍惜這樣的展出機會。

  年逾八旬的玻璃藝術之父基思.卡明斯近年來已將重心放在培養年輕玻璃藝術家,較少創作,獲悉要到中國展覽,破例專門創作了新作《紅色堆迭》。基思·卡明斯的學生科林·里德此前已經有過多次與中國交流的經歷,他的充滿濃烈中國風的作品《竹簡》已經陳列在上海圖書館正門大廳。這次他推出了一系列以海洋為主題命名的作品,展現自身對於大海、且身為業餘帆船運動愛好者的熱愛。

  「中華風」深刻影響西方

  有意思的是,儘管是英國藝術家的作品,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其中處處洋溢着「中華風」,如「天圓地方」、循環、風火之環等等,都滲透着中國哲學思想。而在一些無色透明的作品中,藝術家們則將光影折射的技術揉於其中,帶來了中國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如一件《飛魚》,遠看就是一件普通的玻璃倒三角,而走近才發現裏面成群結隊的魚,令人想起了《莊子》中「子非魚」的典故。

  迴轉身,觀眾肯定又會被牆上的《雙視界》吸引,這兩面「鏡子」以脫蠟鑄造加上冷工拋光與噴砂、24K鍍金。藝術家對於鏡子的暗喻意象和熟練的製作工法,在此作品中清晰可見:我們眼中所看到的事物是否足夠真實,抑或只是鏡中反射出的幻象?這又與老莊的「是我非我」有異曲同工之妙。

  琉璃藝術博物館館長助理蔡和珍告訴記者,早在十九世紀,中國藝術就在歐洲非常流行,影響綿延至今,今次參展的藝術家在學藝階段不可避免會接觸到中國文化,所以在創作中有中國元素也並不突兀。從單個藝術家來說,不少人在創作中推崇「圓」,喜愛鑽研層層堆疊的複雜結構,甚至融入自己對宇宙的思考,都與中國文化相似。從這一意義上說,文化是相通的,可以跨越語言的隔閡。

  隔空合作壓軸展品

  疫情影響了海上運輸和人員進出,卻沒有影響藝術家「以作會友」的熱情。本次展覽的壓軸展品,當屬楊惠姍本人與英國藝術家科林·里德隔空合作的《楊惠姍的蘭花》。作品的兩部分,分別在上海和倫敦完成。

  楊惠姍的琉璃蘭花,細膩雕琢,演繹蘭花堅韌獨立形象,靜謐里展示蓬勃生命力。科林.里德則運用凈度極高的光學玻璃,並以高超的切割與角度計算,將玻璃與光的折射發揮到極致。兩人儘管不在同一個地方,但理念高度契合,先各自創作自己的那部分,之後又通過海運後在上海組裝,英國璀璨奪目的光學魔法,中國永恆花語的生命詩句,第一次有了結合,令人嘆為觀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