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獲威尼斯終身成就金獅獎 華人女導第一人

時間:2020-07-30 09:13:01來源:大公報

  上周,第77屆威尼斯影展大會宣布,今年「終身成就金獅獎」得主為香港導演許鞍華,她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性導演。作為「香港新浪潮電影」先驅與香港電影的代表人物,許鞍華40年的電影生涯中,威尼斯影展總監Alberto Barbera評價稱:「她始終堅持『作者電影』,悲天憫人,關注社會變遷,以知識分子的敏感與精巧進行個體敘事,並將這些故事與難民、長者、邊緣群體等重大社會議題相交織。許鞍華以自己獨特的電影語言,在捕捉城市特有的方方面面,呈現香港的想像力的同時,更將之轉譯為大眾視角,實現了一種開創。」

  「許鞍華是當前亞洲最受尊重、最多產、最多面的導演之一,其職業生涯橫跨40年,涉獵所有電影類別。從一開始,她就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這場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電影運動,為香港電影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促使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在這十年間,變成全球最具活力與創造力的中心之一。」威尼斯影展在揭曉終身成就獎得獎者的同時,亦發布影展總監Alberto Barbera對此次結果的評論。

  新浪潮電影先驅

  許鞍華的電影處女作、1979年拍攝的《瘋劫》,被認為是最早的香港新浪潮電影之一。今天談論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往往認為其主要意義有二,一是完成了香港電影粵語化、本地化的過程,出現了港產片;二是深化了香港電影的社會意義與人文內涵。《瘋劫》作為一部懸疑驚悚片,以一樁真實發生的兇殺案件作為創作起點,在敘事結構上,採用了多重視角多角度推進的方式,以複雜的剪輯,帶領觀眾進入不同的人物角度去理解事件。

  從《瘋劫》開始,「作者電影」就是許鞍華不變的創作堅持。所謂「作者電影」,是法國電影新浪潮時期形成的一種創作主張,它強調導演是電影的作者,電影是導演個人化創作與表達的方式。無論是《天水圍的日與夜》,還是《天水圍的夜與霧》,面對兇殺背景或者兇殺題材的電影,她不再用詭譎的電影語言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與感官刺激,而是以沉穩寫實的方式,刻畫香港基層群眾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並在這點滴之中,草蛇灰線,將觀點隱於不言。

  從點切入拼全景

  無論尖銳還是圓融,不變的是她總是擅長從一個細小幽微的點,去切入對邊緣群體或社會問題的關注。《女人四十》中,她通過描繪女主角阿娥與身患阿茲海默症的公公的相處過程,徐徐展現出中年職場女性在家庭與工作間的困境;《得閒炒飯》裏,她用荒誕的喜劇情節,重溫一場溫情的同性之愛;《桃姐》中,她更是四兩撥千斤的向長者們孤獨的生活投射關注。

  2015年,68歲的許鞍華憑藉電影《黃金時代》,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等五項大獎。作為一部蕭紅傳記電影,許鞍華的野心不止於僅僅塑造蕭紅這一個人物,她要展現的是逝去的民國文壇的時代寫照,蕭紅、蕭軍、魯迅、端木蕻良、駱賓基、丁玲、許廣平、聶紺弩、茅盾等文人騷客一一登場,時代的風流躍然屏上。由於蕭紅生平資料不多,電影恐怕很難做到客觀真實地還原其一生的軌跡,為此,許鞍華索性在電影中實驗性地使用了「間離」的手法,打破第四堵牆,讓人物直面攝影機講述他們與蕭紅的故事,逼迫觀眾「出戲」,提醒觀眾這是他人視角的「故事」,從而實現一種更大可能的「真實」。

  藝術與商業並行

  這樣的探索在她40年的電影生涯中,屢見不鮮。而除了電影藝術方面的上下求索,商業性亦是她拍電影重要的考量。許鞍華一直不斷嘗試各種類型的電影,如Alberto Barbera所說:「從煽情劇到鬼片,從半自傳式電影到名著改編電影,此外還有家庭劇、武俠電影、驚悚片,她不僅是香港最早將紀錄片材料帶入劇情片的導演之一,同時也關注電影商業化的一面,並在大眾市場中取得廣泛的成功。」

  作為一位世人口中的「先鋒導演」、「藝術電影導演」,她清楚知道,表達的目的是被更多人聽到。從周潤發、張曼玉、劉德華,到近來的湯唯、周迅、馬思純、彭于晏,大製作、大牌演員常常是她電影中的元素;同時,她也通過《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等電影,打開內地市場,擁抱更廣大的觀眾群。

  無論藝術商業,無論悲劇喜劇,無論香港內地,她以開放的態度對待電影,也令其電影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羈旅人生 女人心結

  許鞍華幾乎從不強調自己女性的身份,卻在銀幕上呈現出一個個客途漂泊的經典女性形象,其中頗為典型的要數《客途秋恨》中,張曼玉飾演的香港女子曉恩與其母親葵子兩個人物形象。

  《客途秋恨》半自傳

  這是一部許鞍華執導的半自傳式電影,講述曉恩在隨母親回日本探親的過程中,了解母親的過去,與母親和解的故事。

  許鞍華直到16歲,才知道母親是日本人以及長期處於夾縫中生存的痛苦。這使得許鞍華不再相信二元對立的是非觀,也令客途女人成為她電影中常見的形象。

  《去日苦多》記錄少年壓抑

  在自己導演並參與演出的紀錄片《去日苦多》中,許鞍華回憶,她5歲從東北來到香港,其後入讀教會學校。學校教育裏,英文是第一語言,中文被迫變成她與同學的第二語言。就在她們因不懂中國文化而感到慚愧的同時,「如果不趕快學習受殖民統治的文化,你就跟不上時代,無法生存,是很痛苦的。」無法令中國文化落到實處的矛盾,令她們開始着迷半虛半實的武俠小說;現實的生活充滿自卑感,在這種痛苦中她們又漸漸被同化,「基本上到了初中二年級,就開始參加各種宗教團體活動」。

  對於故鄉的想像與生活現實的拉扯,變成一種漂泊無依的精神狀態,幻化成為《黃金時代》裏流離一生,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男人到另一個男人,最終客死他鄉的蕭紅;成為《傾城之戀》中,離婚後在娘家備受冷眼,孤注一擲來到香港的白流蘇;成為《天水圍的夜與霧》中嫁到香港,卻受丈夫家庭暴力虐待的四川妹曉玲;成為《桃姐》中一生未婚未育,在養老院中終老的桃姐。

  解讀許鞍華

  作品類型

  紀錄片 傳記片 歷史片 愛情片

  半自傳電影 懸疑片 鬼片

  名著改編電影 家庭片 武俠片

  才華多面

  執導電影:29部

  演出電影:14部

  監製電影: 5部

  編劇電影: 3部

  題材廣闊

  抗戰 香港回歸 中年危機

  師生戀 同性戀 長者的生活狀況

  獲獎無數

  第77屆威尼斯影展

  終身成就金獅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6次)

  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3次)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最佳導演(3次)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終身成就獎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年度表彰大會年度港台導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