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香港功夫電影 高揚民族大義\劉 毅

時間:2020-06-11 09:01:34來源:大公報

《一代宗師》宮二為了「奉道」,選擇不婚嫁

  今年五月,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網上揭曉,電影《葉問4:完結篇》奪得了「最佳動作設計、剪接、音響效果」三個獎,算是為該系列電影畫了一個很好的句號。回顧近十年間,香港導演拍攝的功夫片和年代戲,從2008年的《葉問》系列之一的誕生,到2013年的《一代宗師》,再到近年的《追龍》和《明月幾時有》,主角身處戰火紛飛、外敵入侵的動亂時期,不論是武學宗師,還是生在香港淪陷時期的普通人,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始終都在堅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道義。

  《一代宗師》:氣度決定格局

  另一部講述葉問故事的電影,便是王家衛執導的《一代宗師》。相比較「葉問系列電影」對於主人公葉問的塑造,《一代宗師》則善於從中國傳統文化道義中汲取養分,不講葉問如何對抗侵略,而是用一種更加文戲的方式重拾民族道義,通過探討宮家六十四手是否失傳,將中國武學進階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融會貫通,呈現了一個「內斂」又強於自省的一代宗師葉問。

  何謂宗師氣度?在王家衛的鏡頭詮釋中,葉問(梁朝偉飾)與宮羽田(王慶祥飾)比試時的對話最能體現:「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在你眼中,這塊餅是個武林,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真管用的話,南拳又何止北傳。」心懷天下,才能避免管中窺豹、一葉障目。只看到一時得失,難免會失去格局。

  《一代宗師》另一特點是,影片當中王家衛鮮少涉及的戰爭元素——葉問40歲前的人生就如同四季之春,但40歲後卻遭遇了日軍侵華、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而在人物對白方面,大一統思想則貫穿始終,比如抗戰八年,葉問從一輩子沒窮過,變成「我一輩子沒窮過,現在國難當頭,窮一點也沒什麼。我這人飲慣了珠江水,吃不慣日本米。」

  表面上看,《一代宗師》說的是宮家六十四手的傳承問題,卻也是王家衛對於中國傳統武學道義之追尋,當中所提及的武學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道義之精髓,好勇爭勝不是道,「修身克己」、心懷仁德才是。此外,宮羽田女兒宮二(章子怡飾)因為「奉道」,選擇不婚不育,在世俗看來,此舉令宮家武學失傳,但「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所謂傳承,只依靠門派家學之間的流傳,格局未免狹隘,但民眾的懷想,勢必會令其傳續。

  《葉問》系列:我是中國人

葉問與洋人打擂台場景

  《葉問4:完結篇》加上之前三部,「葉問系列電影」故事線清晰,再加上精心設計的漂亮功夫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加難忘的是葉問身為學武之人,面對外敵洋人,內心始終心懷家國,以弘揚中國的傳統武術精髓為己任。

  都說英雄嘆遲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葉問4》在處理「英雄」的後續故事時,選擇了從父子親情出發,葉問(甄子丹飾)一如既往在影片中彰顯民族大義,面對洶湧的排華情緒,究竟該如何在看低中國人的洋人面前揚中國武術之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情節線索。

  上月底,美國因黑人弗洛伊德死亡事件暴露出由來已久的種族歧視問題,事實上,身為華人,所遭遇的同類問題亦是不容小覷。這一點在《葉問4》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上世紀六十年代,葉問與兒子去到充斥種族歧視的美國,萬若男(李宛妲飾)令葉問看清了華人在美國的殘酷處境,他們有少許成功就會引起白人的歧視和校園霸凌,甚至還會牽連自己的家人被扣上非法移民的帽子。不僅如此,美國海軍陸戰隊華裔軍官赫文希望能把詠春拳引入軍隊的訓練教程,引起了白人軍官巴頓的不滿,甚至當眾燒毀赫文用來練習詠春拳的木樁。

  故事的最終,身處白人話語權凌駕一切的美國,葉問繼續發揚此前幾部電影當中「面對不公正就要勇於挑戰」的精神,縱使疾病纏身,也要在對決的擂台上依靠純正的中國功夫,在異國他鄉樹立中國人的形象。此情此景,難免令人想到《葉問》系列第一部中葉問的那句:「我只是一個中國人。」再綜觀整個系列電影,就算遭受極大的折磨,葉問都始終心懷中華民族,憑藉一身中國功夫反擊外國人的欺人太甚,或推廣中華傳統武學,從未想過藉詠春拳反過來歧視、霸凌外國人。

  涓涓情深 撥動心弦

《追龍》展示英國人管治香港時的腐敗,華人更成為需隱忍、受欺壓階層

  在香港的功夫片中,歷史與民族道義向來都是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今社會,部分人不僅遺忘歷史,更妄言港英政府時期的香港如何如何好,而由王晶、關智耀執導的《追龍》,體現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人與香港人的尖銳矛盾:六七十年代,在英國人管治下的香港,所謂「皇家警察」貪婪無度,甚至勾結黑道沆瀣一氣。在這樣的背景下,雷洛(劉德華飾)和跛豪(甄子丹飾)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認為絕對不可以殺英國人,甘願小心周旋;後者則認為自己身在中國,為何要遭受洋人的欺壓?

  與《追龍》同年,由周迅、霍建華主演的電影《明月幾時有》在香港和內地上映,電影以「東江縱隊生死大營救」事件為敘事線索,講述以香港傳奇女性「方姑」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如何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日軍佔領香港後,展開生死救援的抗日故事。過程中,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如涓涓細流的感動,影片通過展現「小人物」的抗戰,詮釋何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面對民族大義,香港的功夫片及年代電影,從不吝於對民族情懷的深情詮釋,將時代的衝擊,英雄的堅守,化成了一種感動,不僅拍出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光影作品,也逐漸拼湊出本地電影人對於民族情義的展現和寄託。

  抗日片寫實中譜傳奇

  香港功夫片如果離開了民族情感,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論是《精武門》的一招一式,還是《黃飛鴻》系列電影,它們在歲月的長河中浮沉,就算時隔多年,再次觀賞,還是有種蕩氣迴腸的觀影體驗。

  很多人都說,若論及香港的愛國題材電影,勢必會想到功夫片和武俠片。殊不知,香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拍攝了不少抗戰、香港淪陷主題的大銀幕製作,成龍、周潤發、梁家輝、洪金寶等本地實力派演員,也都參演過反映崢嶸歲月的電影作品。

  香港導演拍攝抗戰電影,自有他們的三板斧,除了譜寫時代傳奇,展示江湖兒女的愛國情懷,還呈現亂世中的梟雄與草寇。更加難得的是,他們展示動盪歲月中的小人物故事,注重寫實,或以小人物悲歌書寫戰爭殘酷,或以「潤物細無聲」的手法譜寫動亂歲月的離愁別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