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游记攻略 > 正文

《夢華錄》飈到8.8分!能和劉亦菲比顏值的,隻有這座千年網紅城市!

時間:2022-06-15 12:29:16來源:馬蜂窩旅遊

        真·現象級!最近所有人都在討論的,就是新開播的《夢華錄》了。

來自《夢華錄》海報

喜提了多少個熱蒐窩主已經數不過來了。

6月2日開播到今天,還不滿一周,已經有近30w人在豆瓣上給出評價,這兩天更是從剛開分的8.3,一路飆到了8.8高分,在今年的國產劇裏實屬罕見。

美到詞窮,只能不停用「太好看了」來誇的劉亦菲時隔多年再演古裝劇,已經足夠讓人驚喜,更何況這部劇真的沒有隻賣顏值,從劇情到服化道,都不是一般的精緻。

來自《夢華錄》劇照

搞事業的雷厲風行,談情說愛的你儂我儂,還有很多自然順滑的笑點。

導演、編劇等等以女性為主導的製作團隊完全抓住了大家追這部劇的興緻所在。

當然還有柳岩飾演的孫三娘在劇裏把男人扔河裡,暗搓搓呼應現實世界的爽感。

來自《夢華錄》劇照

《夢華錄》其實是根據關漢卿元曲話本《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改編,《救風塵》原本講的是惡棍周舍騙娶風塵女子宋引章後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結義姐妹趙盼兒巧設計謀將其救出的故事。

來自《夢華錄》劇照

不過這段故事在《夢華錄》的開篇幾集裏就已經講完,騙子周舍落了個刺配的下場之後,《救風塵》的引子就已完結。

來自《夢華錄》劇照

接下來的,就是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和林允飾演的宋引章、柳岩飾演的孫三娘,三姐妹搞事業的戲份和愛情戲份了。

來自《夢華錄》劇照

而且《夢華錄》這個劇名,也會讓大家第一時間想起那本記載着北宋都市社會生活和經濟文化的名著《東京夢華錄》。

作者孟元老,是北宋東京人士,自宋徽宗崇寧二年至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在東京居住了20多年,他曾親眼見證北宋國都的鼎盛時代,也經歷了金滅北宋,一切繁華如泡影破滅的現實。

劇中的趙盼兒等人,就是從江南錢塘來到東京城裡,親身投入這片夢幻景象中,將小小茶坊一步步發展為汴京最大的酒樓,也給我們展現了一座傳說中的城市的樣子。

來自《夢華錄》劇照

導演楊陽也在片花特輯中表示,從開始的江南水鄉到後面的繁華東京城,這部劇勘景就走了十多座城市。不過在窩主看來,除了各大影視城之外,那座真正的「東京城」,當然是繞不開的首選目的地。

來自馬蜂窩用戶@JOJO帶你遊世界

01

此東京已揚名千年

北宋都城,東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地處河南省東部、中原腹地、黃河之濱,古稱汴梁、汴州,建都史上至夏商、下至宋金,素有八朝古都之稱。

來自馬蜂窩用戶@若谷

自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定都於開封,改稱東京,這座城市開始迎來自己的輝煌時代。

來自馬蜂窩用戶@若谷

歷朝歷代長期存在的宵禁制度,也正是在晚唐至北宋期間的兩百多年間暫時止息。

來自《夢華錄》劇照

每晚直至三更,作為帝國中心的開封城內,穿行於集市和瓦肆間的人流仍絡繹不絕。

來自馬蜂窩用戶@南山Nathan

今天,總有網紅城市吸引大家的關註,而千年前,沒有宵禁,夜夜笙歌,經濟繁盛,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尤其是餐飲、娛樂業尤其突出的開封,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同時代全世界最繁華都市。

屬於那個時代的輝煌燦爛,或可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一瞥。

來自馬蜂窩用戶@彪子

但畫卷的信息量畢竟有限,若想探得究竟,大概還是需要從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文字中獲得更多細節:

「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秀戶珠簾......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盛世氣象,理應如此。

來自《夢華錄》劇照

但另一方面,黃河泛濫千年,金軍南下掠地,繁華的背後,朝代更迭變遷,也讓開封成為一座「城摞城」的城市,地下疊壓着六座古代城池。

當繁華落盡,開封城變成了尋常人家。燈火闌珊中,鼓樓夜市的喧囂演繹着市井百態,眼前的開封城又是一番嶄新的風貌,給人無限驚喜......

來自馬蜂窩用戶@南山Nathan

金秋時節,這裏菊花遍地,滿城金黃;落日餘暉下,那些古代的建築更顯滄桑......

來自馬蜂窩用戶@南山Nathan

02

今天的開封怎麼玩?

如今的開封早已褪去了皇城的外衣,又是一番新的模樣。厚重的過去沒有成為她的枷鎖,歷史的故事在這裏也有了新的演繹......

// 開封鐵塔

來自馬蜂窩用戶@KE&NAI

許多旅行愛好者將東京鐵塔作為夢想打卡地,殊不知早在十一世紀,中國便擁有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東京鐵塔」。

來自馬蜂窩用戶@小怡姐

始建於宋仁宗皇祐元年的開封鐵塔,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如同鐵鑄而得名,是彼時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古稱)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來自馬蜂窩用戶@DiDi_醬

鐵塔落成至今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甚至扛過了侵華日軍的炮火,卻仍然巍然屹立。

來自馬蜂窩用戶@謀殺西瓜

遠望鐵塔,深色琉璃瓦遍飾全身,色調渾厚,氣勢驚人。而走近細看,每塊磚都是琉璃浮雕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來自馬蜂窩用戶@DiDi_醬

// 繁塔

說起開封鐵塔,便不得不提起開封的另一座名塔——繁(pó)塔。

來自馬蜂窩用戶@自由人的足跡

繁塔位於北宋時的皇家寺院天清寺內今天的繁塔,看似貌不驚人,卻是當時開封最高的塔,比開封鐵塔高得多——開封至今流傳 「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到繁塔腰」的歌謠。

來自馬蜂窩用戶@孤島の兔子

元末,天清寺毀於兵火,九層繁塔因雷擊遭到部分損毀。幸而塔內的佛像與佛經得以保存,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和藝術寶庫。

來自馬蜂窩用戶@李星燦93

// 禹王台

禹王台又叫「古吹台」,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大音樂家師曠曾在此吹奏樂曲,故後人稱此台為「吹台」。

來自馬蜂窩用戶@蟈蟈小姐

明初,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台上建禹王廟,吹台被改稱為禹王台。

來自馬蜂窩用戶@lovemy鳳凰

如今這裏已被闢為公園,除了文物古跡,公園內還有辛亥革命烈士紀念園、牡丹園、中日友好櫻花園、芳春園等遊覽區。禹王台公園西門出可直接到達參觀繁塔。

來自馬蜂窩用戶@lovemy鳳凰

// 開封府

「開封有個包青天」這句膾炙人口的歌詞,讓開封與中國古代著名IP包拯捆綁在一起,也讓「開封府」這個略帶莊嚴感的政府機構為人們熟知。

來自馬蜂窩用戶@水無跡

人們印象中的開封府,大概是青天大老爺升堂審案、鐵口直斷的衙門口。而實際上,宋代的開封府的意義遠不止於作為一省府衙的存在。

來自馬蜂窩用戶@尼瑪次仁V

作為北宋首都的市府,它的不僅是京畿要地的管理機構,更是帝國繼承人的試驗場——在五代與宋初,任「開封府尹」者,多為事實上的儲君。

來自馬蜂窩用戶@尼瑪次仁V

宋太宗、周世宗、宋真宗於即位前,都曾擔任此職,是當之無愧的卧虎藏龍之地。

來自馬蜂窩用戶@尼瑪次仁V

重建的開封府,依照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布局規整,莊重典雅,是了解宋代建築風格與歷史沿革的絕佳場所。

來自馬蜂窩用戶@尼瑪次仁V

// 清明上河園

當乾隆皇帝站在《清明上河圖》畫卷之前端詳一筆一劃勾勒出的北宋風物,他大概不會想到,數百年後這畫卷中的一幕幕,竟在開封被再次複原

來自馬蜂窩用戶@若谷

就是這座清明上河園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若谷

在佔地600餘畝的清明上河園,穿行於城門樓、店鋪、船坊之間,品嘗東京食街上的開封特色小吃,欣賞令人應接不暇的傳統表演,你彷彿回到北宋時的繁華街市。

來自馬蜂窩用戶@若谷

華燈初上之時,夜色掩去一切略顯現代的建築稜角,將宋代園林和街市古樸大氣的線條展現無遺。

來自馬蜂窩用戶@水無跡

//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原名建國寺,是《水滸傳》中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地方,也是宋時期的皇家寺院。

來自馬蜂窩用戶@蝦客行

如今的大相國寺,大部分是近年來重建的,大雄寶殿內已沒有神像,但是經常有文物陳列和文化藝術展覽。

梵音樂演出 來自馬蜂窩用戶@尼瑪次仁V

羅漢殿,俗稱「八角琉璃殿」,是八角迴廊式建築,可以觀賞到乾隆年間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木雕像。

來自馬蜂窩用戶@恩和椏樹

藏經樓是開封書畫院活動場所,有各種書法和繪畫作品,供觀賞或購買。寺內東角的亭內懸掛的銅鐘是珍貴文物。

來自馬蜂窩用戶@蝦客行

03

現今的開封吃什麼?

有人評價說,開封沒什麼好吃。窩主猜他一定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打開方式!

// 汴梁豪德驢肉鮮湯

地址:萬善街6號樓102-105(萬善街西司橋口)

營業時間:6:00-14:30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一家只賣驢肉湯和餅絲的店。

驢肉湯有15和20元的。價格不是湯的份量大小,而是肉量的多少。點完後,拿着小票到出湯口和出餅口取餐。餅絲可以自己燙,也可以叫師傅下鍋給燙好。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驢肉丸子有些像是獅子頭,口感蓬鬆,能咬到玉米粒碎,鹵料中加了胡椒,入口辛辣立刻刺激到了鼻腔。5元2個,3元1個。

驢肉湯。肉質鮮嫩,沒有腥味,熬煮的高湯也非常好喝。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 逍遙鎮老王胡辣湯

位置:聚仙樓正對面

營業時間:只開早上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一家當地人的排隊店,店面像是臨時搭建起的小鋪,位置是一圈面牆的桌椅,十分憋屈,但老客就認了這個味,才不在乎環境。捧着湯,拿着包子,站着也能出。

招牌是胡辣湯和煎包,還有雞蛋鱉。雞蛋鱉不加韭菜的3元1個,加雞蛋韭菜的4元1個。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雞蛋鱉(加韭菜雞蛋豆腐)。劑子攤平下油鍋,煎着明黃色撈起,塞入韭菜,再打入一個雞蛋,再下油鍋炸至金黃。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味道非常非常非常好!剛出油鍋,還滴着油,熱騰騰地冒着熱氣,一口下去,表面焦脆,內裏又非常豐富,像在吃一小份韭黃炒蛋。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 朱記五香燒餅老店

營業時間:10:00-20:00

位置:徐府街中段路北(近山陝甘會館)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位置就在山陝甘會館的斜對面,他們家排隊也是常態。很小的一個店鋪,是家庭式的經營,老爸老媽在後面做餅,烤餅,兒子在前邊夾餅,賣餅。有老客取笑兒子說他是「餅二代」。

燒餅是採用土灶的老式烤法,烤出來的餅特別香。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餅可以選擇夾東西的,也可以選擇直接吃的。夾東西的可以加散子、豆腐、雞蛋、鍋巴。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 西司二嫂羊肉坑饃

位置:西司夜市的前段,左手邊。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這家是夜市的網紅店,雖說夜市一般是六點開始,但冬天五點半左右去就已經出攤了,建議早去,還沒什麼人排隊,等到六點半之後,就是排隊的天堂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坑饃是在一張薄饃上撒上羊肉碎和大蔥碎,再蓋上一層薄饃,鐵板摸上羊油,放上饃,慢慢煎至表層酥脆。

別看聽着簡單,烤饃可是件手藝活,因為兩片饃並沒有粘合起來,如何完美翻面卻不讓裏面的佐料散出來,就非常考驗烤饃人的功力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做好的饃薄,脆,香,搭配着大蔥和羊肉,一口下去,幸福得想轉圈圈。

20元一份。再強烈安利一遍,真的太太太好吃了。吃了不吃虧,吃了不上當。

來自馬蜂窩用戶@蘇

《夢華錄》你追了沒?

現在的開封,同樣好逛好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