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配音藝術家童自榮(右一)、著名詩人彭國梁(左一)
8月10日晚,《大美山河 新鄉村》詩歌朗誦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辦。此次晚會以「新鄉土詩」為主題,展現了「鄉村振興」背景下新鄉土詩歌的力量,是「新鄉土詩」近三十年來再一次集中展示,吸引了眾多觀眾到場聆聽。
著名主持人謝紅主持朗誦會,童自榮、徐俐等藝術家傾情獻聲,「新鄉土詩派」代表詩人彭國梁等親臨現場,共同呈現了一場融文學記憶、鄉土情懷與時代強音於一體的文化盛宴。
朗誦會以中國改革開放後誕生的重要詩歌流派——「新鄉土詩派」為核心脈絡,通過「新鄉土詩派」代表性詩人的作品深情回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擁有完整鄉村記憶又深度介入城市化進程的青年知識分子,圍繞「兩棲人」生存狀態與「精神家園」追尋,創作出飽含時代溫度與泥土芬芳的詩篇。
主詩人謝紅與她的《文學剪貼本》
晚會以「剪貼本」式主持人講述方式,重現當年「新鄉土詩「的輝煌。主持人謝紅以自己的《文學剪貼本》為線索,講述了年少時對詩歌的熱愛,以及與「新鄉土詩」的不解之緣。通過她的講述,觀眾了解到「新鄉土詩」的發展歷程,以及其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地位,彷彿回到了那個文學創作生機盎然的時代。
晚會以深情讚頌長沙母親河瀏陽河的散文詩《夢繫瀏陽河》開篇,彎彎曲曲、清清亮亮的母親河如夢如幻頃刻流入每一位長沙人心中。
隨後,《站在黃絲橋古城上》《插柳村》《一兜白菜在刀鋒下說》《呵,靳江河這隻小獸》四首詩歌朗誦節目上演,讓觀眾感受到了紮根於這片土地的湖南人,不屈於命運擺弄所迸發出來的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定的信念。
《過汨羅江》《我用詩切入土地》《辛夷歌》《與羅中立畫中父親對談》則以對家國的赤誠、對土地的深情、對生命的叩問,深深觸動着現場每一位觀眾的心弦。「新鄉土詩」其背後所承載的深刻內涵,在人們心底激蕩起強烈的震撼,形成直抵靈魂的衝擊。
《聽駿馬謠》《菜花大地的演講詞》《故鄉二首》《張家界的水》《去愛一個地方》《一粒好種子,種在校園裡——寫在袁隆平雕像前》等作品朗誦聲裏,一首首充滿熾愛的「鄉村振興」詩篇在音樂廳迴響。
活動中,著名影視配音大師童自榮先生朗誦了彭國梁的代表作《泥巴》,這也是童自榮先生與作者彭國梁神交25年、在各種演出活動中朗誦《泥巴》百馀次後的首次見面,現場氛圍感人。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徐俐登台朗誦了《自然與感覺》,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輕鬆爛漫的視聽享受。
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徐俐
晚會形式活潑多樣,不僅有傳統的詩歌朗誦,還設置了《辛夷歌》唱詩形式,以獨特的韻律和節奏,讓觀眾領略到詩歌別樣的美感。部分節目還融入了情景劇式樣,讓觀眾更深入地感受詩歌情境,增強了觀賞體驗。
舞美設計也是本次朗誦會的一大亮點。舞台背景如一幅幅鄉村油畫,配合著詩歌朗誦,將鄉村美景生動地展現在觀眾眼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美麗的鄉村畫卷之中,沉浸式感受鄉村之美與詩歌之韻。
晚會在謳歌湖南母親河湘江的磅礴大氣的《湘江頌》中達到高潮。
「『新鄉土詩』曾經在中國新時期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發揮過重要作用,因為它對土地的深愛,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關註和書寫,讓它具有了中國味道、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新鄉土詩派」的詩人們站在現實的家園上,遙望、追尋「精神家園」的創作追求,在當今詩壇乃至整個文學界都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晚會總策劃、湖南省詩歌學會執行會長、秘書長胡述斌說。
詩歌朗誦會由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長沙市文旅廣電局指導,長沙市群眾文藝工作者協會、湖南省朗誦藝術協會、湖南省詩歌學會、瀟湘詩會文學藝術發展中心聯合主辦。(文/陳一粟 馀艷萍 圖/李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