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神州风采 > 正文

「古韻三河 魅力非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在肥西舉辦

時間:2024-07-08 14:35:26來源:大公網

  7月6日,由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主辦的「古韻三河 魅力非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在安徽肥西縣三河古鎮舉辦,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安徽省非遺保護傳承的豐碩成果和肥西縣在文旅創新發展道路上的實踐創新,當日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暢享非遺趣,共赴非遺遊。

  三河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以水鄉為特色,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劇發源地,這裏多元文化和諧相融,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有劉同興隆莊、楊振寧舊居、鶴廬等景點,保留了《鬧花船》《新龍船調》等民間藝術,更有享譽國內外的三河米餃、木雕、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藉助自身千年古鎮的優勢,三河古鎮為安徽省非遺的傳承和發展起到帶頭作用,是尋找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絕佳之所。

  荷花市集:夏日限定 頂級浪漫

  無荷不成夏,夏天的浪漫荷花佔一半。市集上包着荷葉的荷花與蓮蓬還帶着晨間未散去的荷香,紅綠相間的繽紛色綵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人潮湧動,吸引遊客駐足拍照打卡,十分熱鬧。荷花市集不只是買賣之地,更是充滿煙火氣息生活的真實寫照,選上兩支荷花搭配一支蓮蓬,漫步古鎮,每一步都是詩意。

  技藝展示:藝蘊匠心 以手造物

  非遺傳承人現場技藝展示了國家級非遺紙箋加工、王氏制扇、界首彩陶、舒席,省級非遺三河羽扇、廬州蛋雕、廬州內畫、廬州麵塑、廬州核雕、廬州木雕、青陽農民畫、臨淮泥塑、鳳畫,市級非遺胡氏木雕、楊氏棕編,縣級非遺方家剪紙、葫蘆烙畫等20餘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展現人民智慧結晶的非遺項目。觀眾可以在現場參與手工體驗活動,真正實現讓非遺走進人民,推動其傳承與發展。

  非遺演出:美奐奪目 活力非凡

  張明好等帶來暖場表演《燈塔舞獅》,黃梅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蔣建國、吳亞玲合唱《十五的月亮為誰圓》《夫妻雙雙把家還》,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和徒弟黃亞男、徐笑飛領唱《漁歸》《姑嫂對花》,廬劇非遺傳承人孫繩驥、滕亞演唱《觀畫》《十八裏相送》,蓮湘舞省級非遺傳承人衛國等演出《舞動蓮湘》,張蓉桂表演廬劇《小辭店》,安徽省徽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柏梓茗獻唱徽劇《蘇堤春曉》。國家級、省市級非遺展演項目百花齊放,現場掀起了一股清新典雅的徽風皖韻,讓觀眾在欣賞節目的過程中感受到傳統表演藝術的魅力。

  現場書法:漢字魅力 筆尖神韻

  文房四寶是安徽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著名書法家、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雪現場揮毫潑墨,用其豪縱奇逸、灑脫率真的書法風格,與在場的觀眾分享書法藝術和智慧,共同感受筆尖詩意。吳雪是當今安徽書法界的領軍人物,也是書壇中堅,三河古鎮牌坊題字即出自他的手筆。

  非遺攝影展:影像記錄 譜寫華章

  現場還精選了60幅非遺攝影作品展出,包括安徽省非遺攝影獲獎作品和非遺知識普及,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奉獻,也展示了安徽在非遺傳承保護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為攝影藝術與非遺保護融合發展搭建了平台,使得遊客得以近距離在光和影的主旋律中感受非遺魅力。

  近年來,肥西縣積極響應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戲進萬村」活動,致力於培養非遺傳承隊伍,挖掘非遺項目,精心策劃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盛宴以饗群眾,助力非遺傳承與活態發展。下一步,肥西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推動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飛入尋常百姓家,讓非遺文化「流動」起來,「傳承」下去,構建起政府為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新格局。(朱順傑 宗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