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春節文化源河洛 年俗年韻有傳承

時間:2020-01-17 12:55:11來源:洛陽日報

  

  有時會懷念兒時,嘴里念叨着「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就盼來了小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割豆腐……洛陽人,把千百年來傳承的年俗譜成了兒歌,又和着這首兒歌迎接每一個隆重的年。

  二十三 祭灶官(偃師也有村庄是臘月二十二祭灶)

  二十四 掃房子

  二十五 割豆腐(洛陽老城是二十五打面糊,發面蒸饃)

  二十六 蒸饅頭(孟津為去割肉,伊川等地是剪柏枝)

  二十七 扳柏枝,也說剃精細(也有的是殺只雞)

  二十八 去挖沙(吉利是炸油花)

  二十九 裝香爐(有的是去打酒)

  年三十 貼花門兒

  大年初一 撅着屁股亂作揖兒

  正月初二 回娘家

  正月初五 迎財神

  正月初九 敬玉皇

  正月十五 鬧元宵

 

  臘月二十三:祭灶官 祈平安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官。

  傳說灶王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主管一家的吉凶禍福,謂之「一家主」,因此要「祭灶」,使其別到玉帝那兒說壞話,要「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市著名民俗學家劉百靈解釋,古時洛陽一帶,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下午,家庭主婦就會帶領着家中的姑娘、媳婦烙灶餅,並打掃廚房。晚上,在灶王爺的像前擺上灶糖和烙好的灶餅與一只殺好的去毛公雞(吉利區等地則是放一碗清水)行祭祀禮。

  擺上灶糖是為了封住灶王爺的嘴,意思是讓其上天宮不要亂講,尤其是家庭丑事;擺上灶餅則讓灶王爺在來回天宮的路上吃;而公雞則是送給灶王爺的「天馬」,雞血放在雞背上作為馬鞍。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祭灶時,在男主人的帶領下,全家跪在灶王爺像前叩頭燒香、燒黃表紙和金銀紙箔,把一段灶糖放入火中燒成稀糊,糊住灶王爺的嘴。

  禮畢,把準備好的一籃草料撒到廚房頂上,意為給灶王爺喂馬,然後將灶王爺像揭下來在院內焚燒,邊燒邊說「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通天灶官,多降吉祥」,為灶王爺鳴放鞭炮送行上路。

  「臘月二十三,發面火燒膠糖鍋。」這天,洛陽一帶很多老百姓家中還要烙發面餅,烙個「滿鏊(ào)子餅」。烙出的餅全家每人要分一份,即便有家人不在家也要留一份,以示祭灶之儀的庄重。

  祭灶之后,人們基本上停止買賣、作業、農事,準備過年的必需品,也形成了與過年籌備有關的民諺,但因洛陽各地習俗不同,民諺的內容也略有區別: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割豆腐(老城區一帶,是二十五打面糊,發面蒸饃);二十六,蒸饅頭……念着諺語歌,盼着春節快點到來。

  除夕:辭舊歲 迎新年

  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為「除夕」,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除夕夜,人們往往不睡覺,稱守歲。蘇軾有《守歲》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除「疫癘之鬼」,以祈求來年無病無災。據介紹,「除夕」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中。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市著名民俗學家劉百靈說,在洛陽,年三十貼花門兒,是從上午開始的。各家貼春聯、門神,在老人住室則貼上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吉祥語和福神、喜神、祿神、財神像。

  除夕夜的團圓飯叫年夜飯。據宗懍《荊楚歲時記》載,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千香百美,必須有魚,取「年年有余」「吉慶有余」之意。

  古代洛陽民間的年夜飯必有的一種美食為麵條餃子混煮的「寶蓋兒」,意為「銀線串元寶」,也稱「錢串兒」。晚飯后,家中的老少開始圍坐,敘舊話新,徹夜不眠,謂之守歲、辭歲、熬年。

  此時,對家中的男主人來說,忙碌才剛開始。他們會提着燒紅的犁鏵到各屋用醋淬溜,曰「跨旺火」;而后將掛神軸的祖先堂桌子和各神位的桌子飾以紅圍布,椅子上放紅坐墊和紅椅搭;睡覺前還要在各神位前點燈燭、燒香、叩頭、鳴炮,曰「安神」。

  古時一些講究的洛陽人家,在除夕之夜,會按歷書喜神的方向點燃「喜草」,即干谷草和一些有喜神和喜神碼子像的木版年畫,然後燒香叩頭,盼望喜神臨門,事事如意。也有人家同時在院內點燃柏枝,防「九頭鳥」血滴入家中,帶來厄運災難。點燃柏枝時,也有一些獨特的老洛陽風俗,點柏枝不可出火頭,只准火煙。

  除此之外,古代洛陽一帶在除夕,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習俗。如鄉鄰之間有芥蒂者,此夜要主動上門握手言歡,重歸于好。

  正月初一:祭祖先 拜大年

  如今,在正月初一這天,很多洛陽人起床后,做的第一件與年味兒有關的事多半圍繞着吃。吃餃子,有吉祥如意、招財進寶之意。我市多地也流行正月初一早起喝涼粉湯。

  涼粉湯又叫「頭腦湯」。《洛陽民俗志》記載,洛陽有大年初一五更喝「頭腦湯」的習俗。如今在我市城市區、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嵩縣等地,仍保持着這一習俗。暖暖的一碗湯下肚,才算真正迎來了新年。

  但對古代洛陽人來說,味蕾的享受,並不是他們敲開新年大門的方式。正月初一這天五更起的他們,心心念念的都是家中一年一度的一件大事兒——祭祖追遠。

  這天,老少皆更新衣帽,即使沒有新衣服,也要穿得干凈整齊,不能穿破洞的衣服。在祭祖前,要先在家門外掛燈,而燈的具體式樣,各地有異。老城區掛宮燈,周邊縣鄉有掛馬燈、玻璃罩燈或煤油燈的,邊遠山村也有點松明者,名為天燈、神燈。

  洛陽民間祭祖,基本上和祭神的程序一樣,在祖先牌位前擺上蒸饃、「刀頭」等各色供品,而后點香「燒銀子」,跪下磕頭,磕頭時雙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詞,無非是祈禱祖先保佑後人平安幸福之類的話。

  孟津縣農村,除了在家中祭祖,天亮后還要到祖祠或宗族長者處再行叩拜之禮。

  天亮后,各家長輩便會讓家童開門,一邊開門一邊唱「大年初一把門開,門神富鬼都進來,驢馱金,馬馱銀,獅子馱着聚寶盆」,這叫「開門接春」或「接年」,寄托着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然後,會先在自家拜年,晚輩向長輩行叩頭禮,長輩則向未成年的晚輩發「壓歲錢」,欒川縣稱之為「壓腰錢」,名曰「添歲」,最幼者和新媳婦得壓歲錢最多。

  俗話說「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亂作揖兒」。拜過自家人后,家中男性會到族長家拜年。下午,家中女性去族長處賀歲。新媳婦則于上午由族中婦人或婆母帶領到宗族家拜年,各家也預設食品供新媳婦食用。

  中午,各家均以傳統形式做豐盛菜羹聚餐,名為團圓飯、團圓席、團圓宴等。舉家老少,濟濟一堂,親情融融。而午后,洛陽一帶還要唱戲、踩高蹺、舞獅子、跑竹馬等,直至深夜。

  正月初五:送窮土 迎財神

  正月初五,過年的諸多禁忌在這天都可破除,俗稱「破五」。這天是洛陽民間「送窮接富」的日子。這天一要迎財神,意為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二要送窮,把積攢幾天的垃圾倒掉,並鳴炮送走窮神。這天過后,各行各業要開門營業,叫「開市」。外出打工的也要準備出門找活兒干。

  清人顧鐵卿的《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古人正月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聖帝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lǐ),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以使自己在商業競爭中「宜利和合」而取勝;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紅臉關公,關羽以「義」著稱,商家取其「以義為利」,即以「義」達到贏「利」的目的。

  正月初五,古時在洛陽老城區一帶,這天中午家家戶戶要吃麵條,意為「初一元寶蓋兒(餃子),破五榆錢串兒(麵條)」。

  這天夜裏,家家鳴炮焚香,把正月初一或除夕燒的柏枝灰送到富家田中,捧回新土放到老人床下,是為「送窮灰挖富土」,俗稱「送窮土」。伊川鄉間在早上送窮,先將自家的柏枝灰倒在門外,再把富裕人家的土鏟回家,一邊鏟一邊念叨「送窮灰,富灰來,元寶疙瘩滾滾來」。

  部分老城居民是在正月初四晚上送窮,把自家的垃圾倒在街頭,把條香插在上面點燃,再燒金銀紙箔,面對香箔向「窮神」磕頭,然後撿一些磚瓦放在屋門后或床下,名曰「送窮接富」。偃師一帶的人家會在正月初四晚上,將一犁鏵燒紅,一邊澆水,一邊向門外走,也有把麥草點燃后,送到門外,一邊走一邊念叨「送窮」語。

 

  還有部分地方的人家會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里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趕出去。等到垃圾掃出大門,便也將鞭炮從屋里放到了屋外,放在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

  洛陽日報記者 李雨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